《四川省“十四五”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要紧紧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环境,促进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走出一条符合四川省情的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之路。
《成都幸福美好十大工程》中提出推动老旧社区“微更新”,营造社区精致生活场景。深化社区议事协商机制,支持规范成立社区自组织和小区自治组织,激发社会参与活力。重构市井烟火气。大力推进“金角银边”更新利用,打造融合体育、文化、休闲、商业等功能的“1+N”复合型空间。整合释放片区可利用空间及资源,打造“邻里式”商业服务圈,构建宜居宜业生活圈。
参与不充分,“各自为营”
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街道滨西社区目前有15支自组织队伍,文娱性为主,参与最多就是跳广场舞、健身操、太极、棋牌等,参与公益性服务较少,且以“社工主导+自组织协助”方式参与,能动性欠缺。自组织数量较多,但是存在自治意识和能力不足,缺乏规范化、社区自组织没有真正融入到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且队伍与队伍之间,互动、沟通、交流缺乏。
生活服务圈更新,需求细化
滨西社区有三个移民安置小区组成,锦绣东方2008年入住,滨西绿洲小区2010年入住,胜利家园于2014年入住,随着入住的时间推移,胜利家园商业街区公共设施老化,破损较为严重,绿植稀疏等,周边公共设施老化,使用率极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元需求的增加细化,对社区公共服务的要求也日益提升。
同寻“根”、增交流、促文化
做为“新市民”,生活物资丰裕了,人际交流、邻里浓厚的情感氛围,逐渐消失。胜利家园从2014年入住至今,随着居民们生活美学的提升,公共街区的“旧颜换新颜”逐渐提上“日程”,“公共区域的变脸”是社区文化的塑造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及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旨在以开展“‘滨宝’成长记”系列活动为载体,打造滨西社区自组织特色服务项目,增强与居民间的互动,搭建居民沟通交流平台,对社区自组织进行专题赋能,撬动其提升社区服务与治理意识与志愿服务意识,提升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与志愿活动的能力,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以地缘为纽带,线上、线下“双管齐下”
以线上+线下方式进行,线上新媒体公众号宣传;“熟人”面孔和工作人员以定点+走访宣传方式结合对项目进行多方位宣传动员。动员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到项目活动中,为营造共同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胜利家园小区居民绝大多数是安置的原茶店镇胜利村的村民,宣传活动中,大部分居民有意愿加入在活动中的,为“新颜”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活动开始,要喊我们哦,以前生产队集体干活,我们都是最积极干活的,我们会修家具、会补烂、会木匠、会砌砖……”
以共情为牵引,“学堂”促交流。
自组织概念源于系统理论,比利时物理化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普里戈金( Ilya Prigogine) 在建立“耗散结构”理论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发有序结构,将形成自发并且产生有序结构的过程定义为“自组织”。在社会科学领域,自组织是一群人基于自愿的原则主动地结合在一起,其产生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一群人形成小团体;其次是这个小团体拥有特定目标,并能够为了该目标进行分工合作、采取行动。
以兴趣爱好和情感为基石,挖掘社区“力量”,开展“微学堂”3次,通过组织自组织成员、居民骨干、积极分子等,链接相关资源邀请专家老师就自组织的“前世今生”,自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中具体作用等进行专题赋能学习,活动选择、居民动员、活动策划以及财务报销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培育,培养社区居民通过优学堂看到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社区成员的共同成长,引导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自组织的建设中。根据前期达成的收集到的自组织的需求,提升滨西社区自组织的综合能力。
以“共治”为目标,“微实践”聚能力。
“社区营造”就是营造这种人与人、人与地之间社会心理联系的过程。社区营造的过程,也是社会关系重构的过程中,自组织是一个很大的助力,帮助社区营造的推进的过程。
坚持“居民主体、专业支持、多元参与” 的原则调动社区自组织、居民骨干、积极分子等通过申请微公益活动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行动中,开展“微实践”22次。采用社区资本的形式,通过对社区进行深耕,充分盘活社区资源,将社区内的公共场地、社区内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与整理。墙面装饰的旧轮胎,是大家收集而来的,轮胎上的彩绘样式经过“七嘴八舌”“谋定而后动”。此次“旧颜换新颜”涉及到多处彩绘,刚开始的时候,对于画彩绘,参与者们都推脱,不会画画,经过尝试,解锁了自己一项“新技能”。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5个递进的需求,社区公共空间承载着相同的5个要素生理需求作为人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胜利家园从入住至今已经是第九年,公共街区设施的老化,以及居民新需求,旧的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变化。公共空间满足居民的感知;社交需求联结居民的情感与归属,公共空间触发居民之间的社交关系,建立亲密的社区邻里关系,帮助居民形成集体记忆,增强社区归属感。通过开展“微实践”特色场景营造活动20次。例如:绿植微更新、场景营造等活动,通过“微实践”提升居民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调动社区集体力量,引导社区自组织、居民骨干、积极分子等关注社区公共议题,使娱乐型、互益型自组织转化为功能型、公益型自组织。
营造欲在培养社区居民拥有共同精神,社区共同问题大家能够由共同的社区精神出发,共同付出力量,达成协商意识与行动共同处理社区问题。社区自组织是一群有共同爱好而自发性聚集的组织团体,有了共同爱好,通过孵化培育,兴趣转为行动“动力”,共参与到社区的营造中。“胜利家园是我们新家,我们曾经的生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山上,生态移民项目改变的我们的人生轨迹,成为“新市民”。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随着入住时间的推移,“新”家逐渐褪去它美丽的外衣,裸露出它原始的风貌。这个“家”需要我们去维护,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小家”一样,刚刚开始的时候,无所适从“新”生活,简单的就是跳跳舞,闲逛,好像把无所事事的,扔掉了手里的锄头,就无事可干……现在有这个机会,参与我们“家”的维“新”,干劲儿十足,可有劲了。虽然我们做的是简单的事,可是我们解锁了一项一项新的“技能”。家让我们有共同的语言,家让我们有共同的归属感,家让我们学会包容,家让我们感受到了曾经淳朴的邻里情……”
社区自组织的培育对社区发展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自组织参与社区营造是从社区生活出发,通过社区中“人”的动员和行动,完成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的过程。其中,有效的培育是关键。项目从“微学堂”着手,对社区自组织进行培育和赋能,既能总结出发现需求、组建团队、规范组织等内部发展需求;又能注重以开展活动带动规模运作、以提升能力促进队员成长、以链接资源保障服务推进、以规划反思确保服务质量的阶段性问题需求,有效的提升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独立发展能力。
自组织参与社区营造中参与过程中,强调的是居民更广泛的参与,紧扣目标,链接社区资源共参与。“参与”的过程中,是自身能力、实际需求去回应的,不是单纯的参加者。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积极的“策划者”,在项目实施中,自组织以自身带动其他群体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充分发挥居民主体角色。
自组织在参与社区营造的过程是一个社会组织对社区居民“增权赋能”的过程,关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提升,提升居民的自信,逐步自我解决问题。参与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生命线,而广泛的参与标志着居民既可以共享社区内的利益,又能够承担社区内的责任。充分发挥社区整合社会资源、针对居民的现实需求,推进规范化建设与发展,形成与各类社区资源相互支持的格局。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