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炎热的7月,雪糕市场迎来了行业的旺季重头戏,各个品牌也开始近身互搏。
和其他赛道不一样的是,今年的雪糕市场,参与品牌并没有一味地卷价格,而是在产品创新和场景营销方面下足了功夫。
以华润五丰旗下的冷饮品牌为例,在成都展开了“城市降温计划”,一场名为”五丰行雪糕节”的城市级狂欢,打响了浙江龙头雪糕品牌进驻四川市场的第一枪。
从金牛万达的 10000 根免费雪糕,到遍布全城的家批店合作商,五丰行雪糕节以成都为起点,构建了品牌造势、用户体验、渠道联动、公益升温的完整闭环,曝光超百万。
市场现状:雪糕品牌的近身互搏
首先从价位上看,今年的主流雪糕在价格方面非常谨慎,避免成为消费者口中的雪糕刺客。毕竟,钟薛高被破产审查、创始人曾号称要卖红薯还债的热搜还挂在个平台上。
从第一食品资讯记者走访终端的结果来看,目前各个小区楼下的冰淇淋批发店里,最好卖的产品集中在5元左右,最便宜的批发价甚至不到1块钱。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表示:“现在大部分冰淇淋的零售价格约为四五元,但在一些特殊渠道——例如旅游景区等,平均价格还是在8~10元。”
从企业的参与度来看,也是神仙打架的热闹局面。
五丰行推出多款联名雪糕产品,如与雪花啤酒联名的啤酒风味雪糕、与江中联名的P9活菌奶砖、与怡宝联名的蜜水柠檬风味棒冰等多款别具一格的口味雪糕,在社交媒体广受好评。
雀巢冰淇淋宣布赞助苏超南京与南通赛区,成为南通赛区合作伙伴、南京赛区官方供应商,以多元产品矩阵打造观赛清凉生态。
伊利甄稀与海底捞携手合作,以“火锅与冰淇淋的奇妙融合”为主题,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界盛宴。
从上述品牌的动作也不难看出,雪糕的情绪属性越来越浓。其变化背后,是当下的消费者更愿意为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满足”付出远超产品成本的溢价,就像前段时间让黄牛党大喜大悲的Labubu。
麦肯锡发布的《2024年中国消费趋势调研》显示,64%的消费者更加看重精神消费,并且年轻消费者对精神消费的重视程度更高。
这也对应了小编朋友的一句玩笑话:雪糕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但是大家却都想要吃一个,就是留恋38度高温下雪糕进嘴巴瞬间的冰凉感。
破局之道:从市场痛点到战略布局
作为浙江龙头雪糕品牌,五丰行今年把四川市场作为了重点突破区域。也为此,刚入四川,会面临着品牌势能弱、经销商资源受限、市场拓展缓慢的三重挑战。
为打破这一困境,五丰行跳出了传统的单品促销思维,选址金牛万达广场,以城市级快闪活动为切入点,将成都作为首个样板城市,通过线下造势 + 线上传播 + 场景体验 + 促销联动的组合拳,将雪糕与城市生活场景深度绑定,为消费者创造出了独特的购买理由,也极大提升了家批商的市场信心和进货热情。
在成都金牛万达广场的活动现场, 17 米长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将产品展示、互动游戏、DIY 体验等功能区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个集体验、传播、转化于一体的消费触点网络。
既满足了消费者的娱乐需求,又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品牌认知的植入,为后续的渠道拓展奠定了情感基础。
在产品层面,品牌推出了与雪花啤酒联名的爆款雪糕,将川渝人喜爱的啤酒风味与清凉雪糕结合。这种本土化的创新不仅满足了四川的消费者在火锅、烧烤等重口味餐饮场景下的解辣需求,更通过神仙吃法手册等物料,形成了差异化的消费记忆点。
活动现场的互动设计更是巧妙融入了成都元素:雪糕麻将战将川式麻将与品牌元素结合,参与者通过比大小、胡牌等游戏即可获得印章奖励;四川话方言梗手举牌则让 “安逸”“巴适” 等本土词汇成为拍照传播的载体,强化了品牌与城市文化的关联性。
公私域联动:构建品效合一的传播矩阵
在传播方面来看,五丰行雪糕节的传播策略呈现出 “精准触达、全域覆盖” 的特点,通过公私域流量的协同运作,实现了百万级别的曝光。
在线上传播中,构建了 “自有媒体 + 达人矩阵 + 消费者自传播” 的立体网络。小红书作为核心传播阵地,不仅通过官方账号发布活动信息,还联动颜值、亲子类达人到现场打卡,以 “免费领雪糕”“雪花联名款测评” 等内容吸引本地用户关注。
同时,品牌与金牛万达等商场的自媒体矩阵合作,借助其本地化流量优势降低推广成本,提升活动参与度。
线下传播则聚焦 “体验式转化”,通过 “集章打卡” 机制将流量沉淀为私域用户。消费者在雪糕补给站关注公众号即可领取集章卡,完成冻感摸高、套圈等互动游戏后,可兑换雪糕、扇子、显眼包等礼品。
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现场停留时长,更将一次性的活动参与转化为长期的品牌连接,为后续的复购与口碑传播埋下伏笔。
责任担当:公益行动传递品牌温度
在商业价值之外,五丰行更通过公益行动彰显央企责任,为品牌注入情感温度。活动期间,工作人员向场地周边的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高温工作者免费派发雪糕。
这种 “致敬城市守护者” 的举措,不仅践行了传递城市温度的社会责任,更通过真实的情感共鸣提升了品牌公信力。当穿着橙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接过雪糕的画面在朋友圈流转时,五丰行的品牌形象已超越了单纯的雪糕卖家,成为一个有担当、有情怀的城市伙伴。
渠道赋能:从活动热度到市场拓展
五丰行雪糕节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活动热度带动渠道铺设与市场扩张。
为此,品牌设计了B 端 + C 端联动的转化路径:在活动现场邀请成都本地家批商、分销商、商超及便利店渠道打卡互动,并协助其制作主题物料,将活动影响力延伸至线下门店。
这种以活动带渠道的模式,不仅让经销商看到品牌的市场潜力,更通过消费者的积极反馈增强了合作信心。
当品牌成功渗透用户心智,自然能激发家批商、分销商和商超的纷纷合作,最终实现拓展加速加批商网络覆盖的市场效益。
在第一食品资讯看来,五丰行雪糕节的背后,折射出雪糕行业正在经历的三大变革。
其一,场景革命,让雪糕从解暑、解热单品升级为社交货、餐饮搭档、毕业纪念品等新角色拓展消费场景。
其二,价值重构,消费者更愿为瞬间冰凉感支付情绪溢价,产品功能属性让位于情感体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其三,渠道进化,线上线下一体的整合营销活动,对于食品品牌而言,正在成为新的渠道孵化器,用C端热度倒逼B端合作也许将成为共识。
五丰行的这场活动也说明,当雪糕品牌不再困于价格战,而是深耕城市文化、打造社交货币、践行社会责任,就能在38℃的高温市场中找到自己的”清凉蓝海”。这或许正是整个行业破解同质化困局的一剂良方。
毕竟,在这个“万物皆可情绪消费”的时代,最好的雪糕营销不是让消费者记住价格,而是让他们想起那个和好友分食雪糕、拍照打卡的夏日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