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丹东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紧紧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坚定不移地走丹东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丹东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丹东市工业以“轻型”为主,主要是特色消费品、先进精密装备制造等产业,目前已形成多条具有较强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以车桥、半轴、增压器等为主,拥有从零部件到整车制造(含新能源汽车)的完整链条,龙头企业曙光集团是全省主要汽车制造企业之一。以思凯、东发、百特等企业为龙头的仪器仪表产业链具备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主要产品包括计量仪表、X射线仪器和核仪表等,在空气质量检测、物联网燃气表等细分行业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防护、纺织制品产业链发展模式逐渐由国际品牌代工向自主品牌转型,唐人·查伊娜等一批自主品牌开始占据国内外市场,防护服整体产能已占全省的80%。满族医药产业链已形成国内最大的满族医药及健康产业生产基地。

近年来,丹东市发挥政策引路、引导作用,紧紧围绕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新动能培育、数字经济等主要方向制定扶持指南,并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不断投入资金,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来,引导实施技术改造项目42项,研制首(台)套装备和零部件14项,累计引导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

“强化工业强市理念,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丹东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几年来,丹东市连续斩获“中国运动户外服装名城”“中国(凤城)工业内燃机增压器产业生产基地”“满药之都”“白醋之乡”“中国陀飞轮手表制造(丹东)基地”“测控仪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防护纺织品名城”等7个国家级区域品牌。疫情防控期间,丹东市大力发展防护用品生产,并成功举办“2020首届(中国·丹东)时装周暨防护纺织品合作洽谈会”。

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十三五”期间,丹东市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3个,目前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7个。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专项行动,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户,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户。与华为签订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及数字丹东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华为(丹东)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挂牌运行,丹东成为省内继沈阳、大连之后第3个设立华为本地创新中心的城市。

“目前,国家、省、市三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体系初步形成,已有国家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1户、省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标杆企业2户、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6户、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6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丹东市将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扎实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努力使丹东经济转型升级充满澎湃动力和旺盛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