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 “水果猎人”共赴凉山之约:让会理石榴从直播间走出大山、甜了果农心

2025年的夏天格外漫长炎热,在果农的期盼下,8月底第一批大凉山会理石榴终于红了。一颗颗饱满红艳的果子从大山里出发,把山野鲜气送往了全国。

对于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冉可七和萝卜哥夫妻俩而言,这已经是第四年与这片土地相约。曾经,他们是镜头前热情吆喝的带货主播,如今,他们沉稳扎根果园,成为了掌控从枝头到舌尖全链路的 “行家里手”。

2022 年,他们通过抖音电商将会理石榴卖出数万单;到了 2024 年,这一数字已跃升至三十万单。而在今年,冉可七直播间的首播仅用一小时,就创下 1700 多单的销售佳绩。

今年年初,夫妻俩就正式“分了家”,冉可七留守汉源老家,专注拍摄乡村题材短视频;萝卜哥则带着达人朋友们化身 “水果猎人”,去搜寻更多像会理石榴这样藏在深山的特色好物。这次8月底的直播,他们还联合川哥川嫂、孤独的美食咖等抖音电商三农领域达人,让会理石榴的 “红”,从凉山的山野间蔓延到更多人的果盘里。

川哥川嫂、孤独的美食咖售卖会理石榴

挑拣、分级、打包、装箱……萝卜哥严苛得近乎 “挑剔” 的标准藏着对品质的执着。

分拣台上,石榴果子按大小、品相快速分级,深红色至玫红色的籽粒,是成熟度达标的信号;选果设备上,低于 250 克的果子会被毫不犹豫地筛出,“个头得够实在,才能让大家吃得过瘾”;果皮薄厚、是否带花斑、有没有哪怕一丝磕碰瑕疵,都逃不过选果员的火眼金睛。

打包区,用防震气泡膜和海绵垫填充满包装盒,保证石榴四周都有气泡膜和海绵做缓冲。 萝卜哥以精准的尺寸定制泡沫箱,保证塞进去的东西不产生任何晃动。

最后一步,给泡沫箱套一层品牌纸箱,包好快递袋,就等着物流人员揽收、配送即可。 四川省内,最快隔日到达消费者手里,全程高效有序。

这一整套流程,藏着夫妻俩在抖音电商六年创业的摸爬滚打:曾为找不到优质货源发愁,曾因售卖樱桃物流延误、停滞急得彻夜难眠,更有过因对熟度把控不够,哈密瓜送到消费者手中时坏了大半,咬着牙自掏 20 万赔付的窘迫…… 如今,这些经验与教训都化作了自己把控供应链上的底气,也奠定了这一路的成长。

会理石榴“红”出凉山

八月初,萝卜哥一路奔波赶到会理,想让直播间的家人们最快吃到首批自然熟的“头茬果”。

早在半个月前,他就找一位老农人预订了两千多棵石榴树。可到了果园一看,由于今年天气过于为难人,大凉山雨水变多,昼夜温差比往年更大,石榴的成熟期硬生生推迟了 10-15 天。

其实,现在市场上已经冒出一批早采的“六月红” 石榴,但这一品种味道酸涩,表皮青黄不均,捏起来硬邦邦的。

“那哪是卖石榴,是砸招牌。”这要是换作四年前来会理的萝卜哥,恐怕就得栽跟头了。那时他对石榴品种一知半解,看到果子泛红就觉得能收,结果运回去的石榴多半口感不佳。但现在,他已经对选果驾轻就熟,比如“手指测试”果面是否足够饱满,“至少能稳稳托住两根手指并排摆放,才算过了外形关。”

萝卜哥已经对选果驾轻就熟

“川哥川嫂,得再等等。” 他在电话里跟合作达人解释,原定 19 号的直播要推迟到 28 号。在萝卜哥看来,虽然预热都做足了,也拉高了粉丝们的期待,但为了做长久的买卖,一定是保住直播间的口碑,也是对消费者负责,更是对会理石榴在外的名誉负责。

在会理,大规模种植园并不多见,许多果农仅拥有几亩果园,种植面积有限,销售渠道单一。老一辈果农们恪守老规矩,只懂得埋头苦干,靠天吃饭。 “果子熟了,你就坐在那里等镇上的老板来采摘,想要的人越多,价格就越好,不然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烂掉。”

冉可七在直播间售卖2025年首批

自然熟的会理石榴“头茬果”

这样的日子,萝卜哥再熟悉不过。他老家四川汉源的冰糖李也是“百家货”,曾几何时困在大山深处,农户背着竹筐往镇上赶,七八毛一斤还得看收购商脸色。

直到近些年,抖音电商推出了名为“山货上头条”“村播兴农计划”等长期助农项目,冉可七和萝卜哥恰好赶上了这波平台支持的东风。

他们把春天的柑橘、枇杷,夏天的樱桃、冰糖李一一拍进短视频,镜头里果子被咬开的瞬间,汁水四溅的鲜甜仿佛能穿透屏幕,轻易就勾起了消费者的味蕾。

冉可七抖音短视频里的汉源水果

仅仅一个月内,两人就帮家乡卖出了 20 万单冰糖李。随着直播间销量稳步上升,他们特意找到一批 “诚实守信、勤恳劳作” 的果农,承诺以高于其他收购商的价格收购水果。如今,汉源冰糖李这个地标品牌有了足够的曝光度,市场价已稳稳升至三四元一斤。

这对农户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萝卜哥说,每年到会理,当地的农户总会热情地杀鸡做饭招待。去年,还有位老农人特意从果树上摘下两三斤重的“石榴王”送给他。

会理石榴和汉源冰糖李的出圈并非个例。近年来,甘肃民勤的蜜瓜被一箱箱打包发往全国各地,广东茂名的荔枝在直播间里转眼就被抢光,山东蒙阴的蜜桃刚挂上快递单便踏上了旅程…… 那些曾藏在大山褶皱里、沙漠边缘处、田野阡陌间的甘甜,循着抖音电商,悄然流进了千家万户。

供应链是踏实做“水果猎人”的底气

今年,冉可七和萝卜哥在汉源的事业版图再进一步:仓库从几百平扩建到一万亩,选果方式从人工升级为专业设备,连冻库都从租赁变成了自建,足足拿下了 1 万立方米的空间。对主播而言,尤其生鲜类的主播,深耕供应链似乎是件不讨好的事,投入大、周期长,短期难见收益。但这夫妻俩偏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从他们的成长轨迹中,似乎能找到这份“执着”的答案。

两位80 后,都来自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的普通家庭。17 岁那年,带着一股 “年轻气盛” 的闯劲,冉可七离开家乡,先到重庆参加美术集训,后又赴乐山上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一家公司做销售,可职场里的复杂 “套路” 让她身心俱疲,最终下定决心回到从小长大的镇子,追寻更自由安逸的生活。听说冉可七要回乡,男朋友萝卜哥也动了心,想往前迈出一步。不久后,两人便一同踏上了这条前途未卜的创业路。

冉可七和萝卜哥

透过他们的手机镜头,九襄镇这个 “一年四季水果不断档” 的地方,迎来了源源不断的水果订单和网友关注。如今,二人在抖音平台已积累超 244 万粉丝。从最初分享生活到后来深耕供应链,不随波逐流、专注做好自己的事,似乎一直是他们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

谈及下如此大决心做水果供应链的缘由,萝卜哥说,这样的想法从 2021 年就开始萌芽了。

时间拉回最初,冉可七的第一场直播里,有超一万人同时在线,最终售出 500 盒散装樱桃。突如其来的订单让他们看到了机遇,却也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南方雨季过后,持续的阴雨天气让订单物流大面积延误、停滞,许多樱桃在运输途中受损、发霉、腐烂。“一开始我们太缺乏经验,确实做得不够好。” 萝卜哥每次提起这件事,都满是遗憾与愧疚,也正是这次教训,让他深刻意识到供应链中物流环节的关键作用。

为了不再重蹈覆辙,他们在城里招了几名员工,专门组建起一个小型电商部门。后来,两人售卖的冰糖李,复购率和好评率都高得惊人,有老顾客喜欢到甚至一口气买了 200 盒。随着大量外地水果订单涌入汉源九襄镇,冉可七和萝卜哥渐渐明白:在销量的数字背后,真正能长久立足的,是始终如一的品质。

每逢水果丰收,冉可七和萝卜哥都会第一时间到果农那里挑果。“外观不好的、味道差的、有腐烂的,我们一个都不要;不认识的品种,我们也绝不轻易采购。”

凭借供应链的规范化运作,他们不仅能拿到品质更优的水果,质量和销量也保持在同一水平。靠着这股踏实劲儿,冉可七和萝卜哥陆续拿下了四川、重庆其他果园的部分销售权。随后,他们把这一模式复制到攀枝花,引进了当地的凯特芒果订单暴增,“一天就卖了一万单!”

冉可七和萝卜哥售卖凯特芒果

水果供应链远没有想象中好做。今年 2 月,他们到海南溯源哈密瓜时,发货时选择了九分熟的哈密瓜,由于热带水果存在后熟期,粉丝们收到的水果大多熟过头了,他们二话不说,立马赔付了 20 万。

在经历了创业路上的种种坎坷后,萝卜哥越发意识到供应链的重要性,常常泡在工厂里,紧盯每一个环节。供给侧的高效运转,背后离不开团队里每个人的努力。在冉可七和萝卜哥的公司中,90% 负责分拣、打包、装箱的工人都是镇上的 “留守妈妈”,她们用细心和认真为供应链的顺畅添砖加瓦。

时间与实践沉淀出宝贵的经验,两人也变得愈发从容。“我们现在完全有能力每天完成数十万份订单。”

萝卜哥说,他有一个梦想,想把生鲜水果这样的非标品,通过专业的供应链分级打包让其变得更加标准化,让消费者能以实惠的价格买到优质的水果。于是,他带着更多达人化身“水果猎人”出发了,让更多藏在山野间的川渝水果,循着规范的供应链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人带人”

一场川渝水果带货的生动实践

川渝大地上,一股由达人与供应链携手催生的助农新势力正悄然崛起。

川哥川嫂,这对凭借记录真实家庭生活、打造搞笑视频风格爆火的达人,便是其中的代表。他们以剧情演绎为主的搞笑短视频,吸引了 820 万粉丝的关注。而他们,也是第一批加入萝卜哥带货川渝水果的达人。

随后,康仔农人、官帽吕支书、关支书、孤独的美食咖等一众川渝达人,也萌生了带货水果的想法。之前参差不齐的货源,让他们望而却步,生怕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辜负了粉丝的信任。如今,有了萝卜哥靠谱的供应链,达人们可以直接带货售卖冉可七品牌的产品,也可以针对自身粉丝特点定制化产品。

不同的达人有着不同的短视频风格,他们以各自独特的形式进行产品种草,最大化地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川哥川嫂的粉丝爱看热闹,便通过搞笑剧情和川渝味儿的幽默演绎把网友的目光引到果园,2024年,川哥川嫂带货会理石榴的短视频点赞量已经高达25万。

川哥川嫂带货会理石榴单条视频点赞量超25万

这种 “人带人” 的矩阵效应,在会理石榴成熟季彻底爆发。众多达人联手,凭借各自的粉丝基础和影响力,能够迅速扩大产品的知名度,让更多优质的农产品被看见和认可。

抖音电商则为供应链和达人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便利,将分散的农产品供应链资源、达人流量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了规模化的销售合力,通过“村播兴农计划”等助农专项以及提供流量扶持等方式,助力区域农产品品牌不断发展和焕新。

直播电商的兴起让 “好物出山” 变得更为便捷、高效,而这场 “人带人” 的实践,早已不止是带货那么简单。 它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扩散处,是果农笑纹里的安心,是达人镜头下的底气,更是千万消费者尝到的那口来自川渝大地的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