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辽宁省政府网站消息,辽宁要振兴,民营企业必须强,民营经济必须旺。
3月24日,继去年11月召开民营经济座谈会后,省委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再次邀请部分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参加座谈会,面对面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充分体现出省委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一如既往的关怀和重视,明确释放出全省上下一以贯之加快补齐民营经济短板、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辽宁是发展民营经济的沃土,新中国第一批民营企业就诞生在辽宁。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蓬勃发展起来。近年来,省委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在更突出位置,“三企联动”“三资齐抓”,优环境、强服务、激活力,推动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实现新提升。截至去年底,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全省96%以上,税收占比超过50%,民营企业已成为我省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发展态势越来越好,作用贡献越来越大。
同时也要看到,无论是民营经济的整体规模还是产业生态培育,辽宁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对此,我们要辩证看、长远观,尽管“沟坎”客观存在,但辽宁仍有发展民营经济的诸多有利条件。总的看,辽宁民营经济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春天。只要政企一心、携手奋进、共向未来,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激活市场经济的“一池春水”,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创业激情竞相迸发。
打开民营经济发展新天地,关键在营商环境。民营经济是典型的环境经济、“候鸟经济”。对企业而言,直达快享的惠企政策,全面完善的配套支持,精细精准的服务保障,都是寻求长期稳定回报的必备要件,都是敢干、敢闯、敢投不可或缺的制度支撑。这也意味着,我们应淡化“管理者”心态,强化“服务员”角色,倾心竭力打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流环境。要破壁垒、反内卷,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化存量、遏增量,加快清理拖欠企业账款;重法治、稳预期,切实依法保护合法权益;优服务、解难题,认真落实各项惠企政策;降成本、提质效,持续加强金融服务供给;善交往、守底线,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打开民营经济发展新天地,重点在企业自身。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看不见的生产力”,是企业穿越经济周期、引领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太多企业家的故事给出启示:咬定一个目标、深耕一个领域,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终能打开一片天地、成就一番事业。这也勉励广大辽宁企业家,厚植家国情怀、永葆创业激情,在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上勇担重任。要突出“专”字、瞄准“高”字、落实“绿”字,在高质量发展中办好一流企业;要加强技术攻关,着力协同创新,提升竞争能力,在推进技术创新中提升发展水平;要自觉把企业发展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一往无前谋发展,一以贯之强治理,在弘扬企业家精神中展现时代风貌;要修身立德,依法经营,亲清交往,在诚信守法经营中树立良好形象;要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热心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作出更大贡献。
当下辽宁,春意盎然。这片土地,对民营经济的包容与支持始终如一;这里的人,在市场经济中创造未来的激情澎湃如昨。政府坚持用心用情厚植成长沃土、播撒阳光雨露,民企加倍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辽宁一定能迎来民营经济的根系发达、枝繁叶茂,振兴发展的百花齐放、万木争荣。
责任编辑: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