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海省发改委消息,上半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33.65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6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3.9%;二产增加值同比增长11%;三产增加值同比增长7.9%;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6.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6.16亿元、完成预算的48.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4%。总体来看,全州上半年超预期、超水平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
从结构看,三次产业稳中有增,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一是农牧业生产形势稳定。上半年,全州未发生较大自然灾害,粮油等农作物出苗整齐,生产形势呈良好态势发展。畜牧业生产平稳,上半年,全州牛羊存栏476.77万头只、同比增长3.7%,牛羊出栏36.14万头只、同比减少2.1万头只。二是工业运行止降回升。上半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4.9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结构逐步优化。上半年,全州旅游业全力复苏,共计接待游客152.96万人次、同比增长24.57%,实现旅游收入5.85亿元、同比增长32.32%,人均消费达382.39元;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同比增长14.3%。
从供需看,三大需求恢复有力,积极因素不断积累。一是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41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一产投资增长2.4倍、二产投资下降2.4%、三产投资增长20.1%。二是消费回暖势头强劲。上半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3亿元,同比增长12.4%。分行业看,批零和住餐分别同比增长12.5%、11.5%,分别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9个百分点和11.5个百分点。三是招商引资稳中有序。上半年,全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9亿元,同比增长40%。
从效益看,市场活力逐步释放,财金支撑保障有力。一是助企暖企稳步推进。上半年,全州171名助企联络员深入356户帮扶企业开展调研200余次,解决各类问题201项,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利润亏损额较去年同期收窄6300万元。二是财政收支稳步向好。上半年,全州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6.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6.16亿元,完成预算的48.2%。民生类支出比重与上年同期的80%保持持平。三是金融支撑保障有力。上半年,全州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0.58亿元,同比增长11.5%;贷款余额112.33亿元,同比增长15.9%。
从质量看,民生福祉持续改进,共享发展卓有成效。一是就业大局持续稳定。上半年,全州城镇新增就业1440人,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80%;实现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3.3万人次,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74.2%。二是居民收入稳步提升。上半年,全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51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3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90元。三是保供稳价有力有效。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0.8%,控制在省定目标2%以内。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扛牢主体责任,加强精准调度,对进度明显滞后的指标抓紧采取针对性工作举措,因地因业强化调度服务,力争最优结果、最好数据;对进度较好的指标,能增则增、能快则快、质量并进,力争多做贡献,全力确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争取更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