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海北州经济有序运行

据青海省发改委消息,1—2月,全州经济主要行业恢复态势良好,工业生产加快、消费品市场平稳有序,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存贷款余额增加。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1—2月,全州45家规上工业企业,目前已复工复产27家,复工率达60%,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1%。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从产品产量看,在19种主要产品中,增长的12种,挂面增长2倍、水力发电量增长1.5倍、太阳能发电量增长1.1倍、黄金增长85.7%、微生物肥料增长70.7%、精制食用植物油增长39%、青稞面增长31.8%、原煤增长30.9%、供电量增长18.6%、风力发电量增长10.1%、铁合金、麻渣同比净增长;下降和未生产的7种,饲料下降42.3%、方便面下降37.7%、火力发电量下降29.1%、乳制品下降15.3%、鲜、冷藏肉下降10.8%、热力下降3.9%、石灰本年未生产。

二是全州有生产的12大类12个小类行业中,增长的行业9个,依次为:贵金属冶炼增长1.2倍、方便食品制造增长1.1倍、肥料制造增长1.1倍、植物油加工增长44.2%、屠宰及肉类加工增长24.6%、电力供应增长21.2%、电力生产增长20.4%、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增长10.3%、铁合金冶炼同比净增长;下降的行业3个,依次为:谷物磨制下降48.5%、饲料加工下降43.5%、乳制品制造下降14.6%。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1—2月,全州固定资产投资0.62亿元,同比下降34.9%。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4.8%;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7.5%,拉动投资增长1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87.8%。从投资构成看,1—2月,全州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下降78.7%;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2倍%;其他费用同比增长9.9倍%。

三、限额以上消费市场稳步复苏。1—2月,全州34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正常营业27家,复工率达79.4%。全州限额以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73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批发业增长4.8%、零售业下降8.6%、住宿业增长4.1%、餐饮业下降26.3%。

四、财政收支稳步增长。1—2月,全州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0.78亿元、同比增长10.9%,完成年初预算的10.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0.55亿元、增长10.4%,其中,增值税0.24亿元、增长15.9%,个人所得税0.07亿元、增长13.8%,资源税0.03亿元、增长36.2%;非税收入0.23亿元、增长11.9%。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37亿元,同比增长33.1%,完成调整预算的9.1%。其中,教育支出1.59亿元、增长63.1%,文体旅游支出0.2亿元、增长19.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8亿元、增长23%,卫生健康支出1.44亿元、增长65.6%,节能环保支出0.19亿元、增长104.7%,农林水事务支出0.42亿元、下降31.2%,住房保障支出0.35亿元、下降50.4%,城乡社区支出0.36亿元,下降6.8%。交通运输支出0.52亿元,下降16.2%。

五、金融存贷款余额平稳增加。1—2月,海北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5.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8亿元,增长5.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6.74亿元,增长5.7%;非金融企业存款18.53亿元,增长7.4%;财政性存款35.86亿元,增长165.5%;机关团体存款44.09亿元,下降32.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8.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07亿元,增长7.6%。其中,住户贷款96.27亿元,增长9.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2.04亿元,增长2.3%。

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2月,全州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87人;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91.13%;实现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0.670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1.95%。 从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反馈数据情况看:1—2月份,海晏县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降幅比去年同期增大1.1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呈现“四涨四降”态势。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7.4%,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4.5%,衣着价格上涨1.8%,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8%;食品烟酒价格下降3.7%,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5%,居住价格下降0.4%,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