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打通经营主体参与政府采购便捷通道

据辽宁省政府网站消息,日前,辽宁省政府采购网完成升级改造,在全国范围内创新性实现与“信用中国”平台的数据全面贯通,标志着我省在打破部门数据壁垒、深化跨部门协同治理领域取得又一突破性进展,经营主体参与政府采购的“便捷通道”被打通,全省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得到优化、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数据支撑进一步筑牢。

升级前,我省政府采购信用核查环节需代理机构通过人工跨平台操作。相关人员要登录“信用中国”平台,手动查询供应商基础信用、经营异常、行政处罚等信息,并逐页截图留存。该流程耗费时间和人力,不仅增加代理机构工作成本,更存在信息查询不全面、人工操作偏差导致的供应商信用误判风险,影响采购评审效率与公平性。

针对这些痛点,省财政厅与省发展改革委严格遵循《政务数据共享条例》中“建立政务数据共享供需对接机制”“推进跨部门数据安全有序共享”等工作要求,经过技术攻关与数据调试,成功打通两大平台数据接口,实现信用信息实时同步共享。升级后,代理机构在政府采购信用核查页面点击操作,即可在3秒内获取同一采购包组内所有符合实质响应要求供应商的全维度信用画像,涵盖失信被执行人、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政府采购领域严重失信当事人等关键信用信息。经测算,信用核查效率较此前提升超90%,同时通过电子化管理杜绝人工操作偏差,进一步保障评标过程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平台升级后,我省政府采购信用防控监管体系也得到再升级,由“事后管”转变为“源头防”。目前,政府采购网新增了信用智能审核功能,代理机构及供应商申请入库时,系统将自动联动省发展改革委信用数据开展前置性信用核查。存在严重失信行为、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涉及重大税收违法等法定禁止情形的经营主体,将被系统“一票否决”,直接阻断其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资格。通过将信用监管贯穿政府采购全流程,我省构建起“财政监管+信用约束”协同治理新模式,为维护政府采购公平交易秩序筑牢“第一道防线”。

此次省财政厅与省发展改革委的跨部门协作,也是我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数据资源整合利用的创新实践。两部门以“服务企业、便利群众”为核心导向,主动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将分散在政府采购系统与“信用中国”平台的信用信息资源整合为标准化、可复制的政务数据资产,建立“一次采集、多方使用”的信息共享机制。这一举措不仅有效保障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更以信用数据为纽带,打通经营主体参与政府采购的“便捷通道”,减少企业重复提交信用证明的负担,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