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核心高层的变动总是敏感无比的,为了避免更多负面的舆论猜测,企业公关通常会采取两种做法。第一种是“能瞒则瞒法”,高层的出走消息捂住两个星期以上保证管理层平稳过渡,做到了就算是公关的大功劳一件,毕竟这是一个喜欢“爆料”的时代,说不定就被茶水间的清洁大妈爆料出去了。第二种则是“皆大欢喜法”,企业和高层双双发出变动消息,并且对彼此表达“你好,我就好”、“我们曾经很快乐,未来还是好朋友”的信息,氛围和谐无比。
通常来说,第一种做法往往就会因为“捂不住”而出现各种奇怪的结果。例如,被爆料后高层依然幸福的辟谣“对不起,你们猜错了,我们还在一起!”,但媒体依然会不依不饶的继续各种猜测,反正这种爆料90%是真的,错了也当是提前做做功课。还有另一种结果,就是贾跃亭投资的FF(Faraday Future)的这种情况了,三大反转都可以构成一个精彩小情景剧了。
Step1【CFO本人爆料】:11月9日,美国媒体爆料,Faraday Future(前)CFO Stefan Krause本人透露将离开FF。看到这则消息,基本可以确定这个消息是99%确实的。至于为何是本人爆料,无非就是要抢一个先发制人的优势。当然,直到这一天之前,大部分人还是认为CFO与FF官方拥有亲密的关系,所以对于这个先发制人的动作并不能够完全理解。但,第二天FF发布的公告声明基本就可以解释通了。
Step2【FF官方声明】:11月10日,FF美国发布声明表示CFO(Stefan Krause)入职后不仅没有给公司做出实质贡献,反而存在失职、渎职甚至涉嫌违法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司和投资人的利益。故FF已经将此人辞退。这个时候事实上已经可以猜到为什么CFO要在前一天先发制人了:你要赶我走,那我就先说自己要走。
Step3【CFO的反抗】:11月10日,就在FF官方声明发出后,CFO的反应也十分之快,立马说自己其实已经在10月14日主动离职,FF官方是在污蔑自己。就在这消息发出后,国内的吃瓜群众有点懵,这到底是唱的哪出戏?是FF卸磨杀驴,还是CFO恶人先告状?没关系,下一个反转会告诉你答案。
Step4【邮件爆料】:就在上周,有投资人爆料,事实上CFO在10月14日并未辞职,而是在10月21日以CEO Office的名义发出邮件,也就是说,CFO口中的“10月14日离职”是撒谎,事实真相就是他因为职业操守大问题被FF扫地出门了。
所以,这次FF的CFO门大概的逻辑就是:11月8日,CFO被公司约谈——11月9日,CFO决定先发制人,漂亮离开;——11月10日,FF发布辞退公告;——CFO狗急跳墙,谎称自己10月14日已经离职;——内部邮件流出证明CFO直到10月21日还在使用内部邮件。
所以,这时小编也不禁心疼FF公关三秒,遇上这么一个恶人先告状的CFO,想要做一个漂亮的人事变动公关也是一大难事。
事实上,不难理解这个CFO的行为:如果还想在这个行业里混,多一个“渎职,甚至涉嫌违法”的履历污点实在是很难在以后的履新中难以自圆其说。所以,一个体面的离场是他最希望的。但可惜或许这个错误太大,或许是他的反复无常让FF官方觉得难以接受,总之,这个东家决定要公诸于世。
中国企业出海受到国外经理人的伤害并非只有FF一家。就在不久前,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就开除美国工厂总经理一事公开事实:“他们不尽职,浪费我的钱”。同时福耀玻璃以及诸多中国企业出海遇到的人事阻碍不仅仅来源于高层的利益操作,更有最底层员工管理的水土不服。
相对于此,公开CFO和CTO损害公司利益对于FF来说,也会造成反作用力——公众会对FF的内部管理产生疑问。宁愿反握匕首伤了自己也要把事实说出去,这次CFO和CTO对于FF的伤害估计是难以估量。这种伤害我们可以推测:
第一,阻碍融资。作为FF前CFO,Stefan Krause的主要职责包括了为FF组织A轮融资,不过自Stefan Krause今年3月加入FF的近8个月时间内,FF的A轮融资一直没有新的进展。对此,贾跃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我现在缺钱,清理债务需要时间,但FF拖不起了。”
从产品端上看,FF作为拥有世界Top5的新能源智能汽车整车技术的公司依然具备强大的融资能力。一直跟进特斯拉发展的汽车专家董海涛曾表示FF的实力足以成为新能源智能汽车的第三个里程碑。但也正是因为强大的产品优势,FF在深陷舆论危机时成为了资本猎人狙击的对象:利用国家文化差异、创始人的不懂行(贾跃亭曾在危机后反思“乐视陷入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懂资本运作”),试图将FF贱卖、甚至是实现自我掌控,或许就是Krause的渎职所在。
第二,捣乱人心。正如上述所指,中国企业出海时通常会遇到诸多的管理问题,尤其是中美文化差异,让企业管理者常常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雇佣本土员工一方面有利于司内文化平衡,让企业快速融入本土,另一方面则是能够为当地增加工作岗位,保证兑现政府承诺。但正如全世界都通用的道理:“无论哪国的企业,总是有偷懒的员工”。员工懈怠、偷懒是企业管理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而海外企业需要面对的则是更加复杂的局面,处理的不恰当就会成为“种族歧视”。而这种结果恰好是不少媒体最喜欢的标题党素材。可以想像,当一个CFO有心渎职时,作为本土人士的他会对内部本土员工起到多少影响作用?
不过所幸,据美国消息,在CFO的消息曝光后,FF的员工并没有出现任何一人的辞职和变动。
或许贾跃亭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者,或许贾跃亭不是一个合格的资本运作长官,但作为中国走出去的科技企业,贾跃亭初创团队创造出来的带有中国独有的倔强基因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产品,事实上还是值得我们去尊重的。假如贾跃亭真的成功了,这依然是中国企业的荣耀。所以,面对跨国而来的信息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扩散、评价前多思考几秒:你是否真的撇开偏见,公平对待,给中国企业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