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进入6月,伊犁河谷的麦田里,金灿灿的麦子随风摇曳,飘来阵阵麦香。一座座标准化的温室大棚里,成熟的瓜果蔬菜挂满枝头,静待采摘上市。大田里,绿油油的庄稼铆足了劲往上长,目及之处呈现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伊犁州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一产上水平显著提升,走出了一条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力持续提升

6月11日,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察布查尔镇乌宗布拉克农村社区井灌区,种植大户张伟正在指导工人对自家7000亩玉米实施水肥一体化作业。“2012年以前,我们家种植800亩玉米算是顶天了。现在,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各种新技术运用、良种推广应用,不仅扩大了种植面积,亩产量也从900公斤增加到1200公斤左右。”张伟说。

发展种植业已有14年的张伟说:“起初,我们的农业技术有限,浇水主要是大水漫灌,施肥不精准,机械化运用主要集中在播和收,田间管理还需要人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进步,2014年我们开始采用滴灌,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2018年我们家购买了第一台无人机。如今,我们家已拥有10余台大大小小的农机具和2台无人机,实现了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

察布查尔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民山认为,种植结构的优化不仅是面积的增加减少,更是质量和能力的提升。

据杨民山介绍,先进科技的推广使用,可以从良种、机械化、种植技术等方面直接反映出来。良种上,使用具有高产、耐密植、抗倒伏等特点的品种,对增加产量起到了关键作用。以玉米为例,原来每亩地种植4000至5000株,现在达到7000株。机械上,察布查尔县主要农作物机械化利用率达到98%,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了劳动力,增加了收入。高效节水技术的应用,更是省工、省时、省力、省资源,实现了干播湿出和水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运用,使浇水施肥更加精准,可直接对根部进行浇水施肥,一方面减少了化肥使用量,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另一方面节约了成本。科技的提升,使亩产效益有了大幅提升。

记者从州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十三五”时期,州直充分发挥伊犁河谷粮食生产独特优势,建成高标准农田328万亩,高效节水126万亩。小麦、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70%以上,单产、总产、质量逐年提升,去年州直粮食种植面积576.87万亩,总产量达305.55万吨,比上年增加14.77万吨,占全疆总产量的19.3%,位居全疆第一,为自治区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色农业迅速发展为农业增效奠定基础

发展特色农业种植是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近年来,州直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制种玉米、蔬菜瓜果、中药材、芳香植物、食用菌、杂粮杂豆等一批特色产业提升壮大,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83.57万亩,较2015年增加30.25万亩。设施农业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快,创建高产高效示范温室3500座,州直温室、拱棚亩均效益分别为2.3万元、1.6万元,较2015年分别增长85%、96%。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7.35万亩,其中红花22.33万亩,是全国最大的红花种植基地。

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乡蓝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常年从事温室大棚蔬菜生产和销售,按照“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思路,果蔬生产基地温室大棚发展到3470座、拱棚90座,合作社社员达200户。去年,蓝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额达4400万元。

从2014年至今,蓝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锐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已有8年时间。张锐说,过去种植技术落后,农户商品意识较低,直接导致蔬菜商品率较低,卖不上价钱。合作社走上正轨后,建了4座试种棚,每年都要进行新品种试种,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新品种。

张锐说:“新品种试繁试种风险比较大,老百姓自己做的可能性不大,合作社就要承担这项工作,种出好的品种后向农户推广,这样就解决了优良品种选用问题。从2016年开始,合作社已经实现了工厂化集中育苗。合作社专门从内地邀请技术专家进行集中育苗,统一种子、统一种植、统一管理,这样生产出来的菜苗非常健壮。今年上半年,合作社培育了200万株菜苗,除了给合作社社员使用外,还向其他乡镇种植户推广使用。有好的品种、好的菜苗和好的管理,蔬菜商品率就高,再加上统一的销售渠道,就能提高农户收益。”

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深耕带肥下种、滴灌施肥,蓝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良种引进,新品种试验、示范,果蔬检验检测,展览,交易,储藏,物流等标准化生产链,带动了该县9个乡镇场现代农业发展。

休闲观光农业为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说起休闲观光农业,伊宁市克伯克于孜乡园艺村就是典型之一。

近年来,园艺村立足区位优势,积极培育富民产业,形成了“南菜、北草、西花、东树”产业布局,积极探索发展“农业+旅游”“渔业+旅游”经营模式,多元富民产业发展格局日趋完善。伊犁彩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具体实施企业,坚持把蔬果经济作物、芍药等双效作物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目前已种植各类蔬果3345亩。引入发展休闲观光业的“太空蓝”薰衣草新品种343亩,引进2个赤芍品种完成芍药花观光园200亩,试种油用牡丹30亩;引进两家企业分别打造了100亩金银花示范园、100亩七星海棠观光园;引入农业企业发展200亩百花田园和300亩生态农业观光果蔬采摘园。

今年,伊犁彩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萌宠乐园、“二秋子”林下休闲体验区、蔬果采摘园、星级民宿等为基点,发展特色饮食农(渔)家乐等,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采摘、游玩、餐饮以及具有乡村记忆的体验活动,力争实现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旅游总利润300万元。

园艺村村民阿力木江·库尔班江一家就受益于此。过去,阿力木江只靠种植10余亩地和打零工为生,一年收入3万元左右。今年,他看到乡村游的发展前景后,在自家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妻子当起了导游,一家人的生活比过去富裕了许多。

阿力木江·库尔班江告诉记者,过去,村里没有发展旅游业的时候,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道路年久失修,村民的致富意识也不强。如今,全村吃上旅游饭的群众不下300人。

近年来,伊犁州直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3个;自治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5个、示范点44个,伊犁州直推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1条,各类龙头企业筛选37种伊犁农产品作为重点旅游商品进入景区。州直休闲观光农业经营主体达852个,就业农牧民5852人。

今后,伊犁州直还将实施休闲农业提升工程,打造一批有影响的休闲农业品牌,充分发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品牌引领作用,促进农牧家乐等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升级,到2025年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900个以上,进一步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