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构建“东方系”航空航天产业链

据山东省政府网站消息,5月17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焦链式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第四场,发布全市航空航天产业链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烟台市航空航天产业实现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17%;链上企业达70余家,其中倍增企业8家、规上工业企业17家,引进合作院士2人,初步形成了“天上有星”“地上有箭”“海上有船”的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向好态势更加明显。特别是东方航天港紧扣“海上发射”突出优势,建造“东方航天港号”海上发射船,研制东方空间大火箭,组网“东方慧眼”大星座,搭建东方时空OGE大模型,构建起烟台航空航天产业链的“东方系”。

2023年是烟台市航空航天产业全面起势的一年。“这一年,烟台大力抢抓商业航天发展的历史机遇,瞄准国内商业航天发展新趋势,聚力打造全产业垂直生态,取得丰硕成果。”烟台市航空航天产业链链长高君勃介绍。

航空航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带动作用强的特点。烟台市将其作为全市6条标志性产业链之一,相继出台《培育发展航天(卫星)产业三年行动方案》《链长制实施方案》等文件,为明确产业链发展目标任务作出重要安排。去年8月,省政府建立由省长担任召集人的山东省推进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设协调机制,海阳东方航天港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烟台市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形成链长抓总、链办统筹、链主领建、区市协同的工作机制,研究提出“1235”航空航天产业工作体系,明确了产业链发展方向。

目前,烟台市已形成以海阳市、高新区为领建区市,黄渤海新区、龙口市、福山区有力协同的良好发展态势,整体具备了星箭研发生产、高端装备制造、空天信息处理应用等能力。

聚焦品牌打造,带动产业加速崛起。2019年以来,烟台市成功保障实施海上发射10次,累计发射卫星57颗,成功率100%,火箭发射频次逐步提升,品牌效应初步形成。其中,海阳东方航天港初步形成以火箭总装测试、卫星研发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及空天信息应用为主的产业布局;高新区全面推进卫星产业园和空天信息港建设,去年航空航天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黄渤海新区空天海战略装备智造城规划建设清科高端装备设计制造产业园和东德核心氢能装备产业园等多个板块;福山区液压装备产业园、龙口市航空新材料产业园等不断壮大。  

“烟台已串联起了从火箭、卫星研发制造到总装测试、海上发射、信息应用等各个环节,全产业生态链条基本搭建完成。”烟台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志远表示。

眼下,烟台航空航天配套产业也在逐步发展,培育了513所、钛金科技、中集来福士等一批航空航天龙头企业,为全市航空航天产业提供强大配套支持。其中,航天513所是我国卫星分系统研制主力单位;钛金科技公司紧固件等30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南山航空铝材已成功进入波音、空客、中国商飞供应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