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碳达峰试点(成都)实施方案》印发 绿色低碳产业竞争力到2030年处于全国前列

据四川省政府网站消息,近日,记者从成都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为确保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成都市国家碳达峰试点,成都市政府近期印发了《国家碳达峰试点(成都)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作为入选城市之一,成都经过系统摸排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碳排放情况和减碳难点,按照《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及《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确立了总体目标: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绿色低碳产业竞争力处于全国前列,有条件的工业领域重点行业企业达到国家能效标杆水平,绿色低碳成为城市生活风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全国同类城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转型经验做法。

对此,《实施方案》提出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8个重点领域工作任务。具体包括探索建设低碳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提升建筑绿色低碳水平,推广应用绿色建材,逐步实施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深化“无废城市”试点等。

政策创新方面,《实施方案》还提出探索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等4个领域工作任务。具体包括探索建立规上工业企业碳排放快报制度、碳评价管理制度,研究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体系;健全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推进国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