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四川省经信厅消息, 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十四五”规划开局重大战略机遇,打造经济新增长点和培育新增长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眉山紧扣全省新经济领域重点方向,结合实际和未来着力发展重点,在全省率先出台《眉山市关于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实施方案》(眉府办发〔2022〕17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聚焦制造强市、开放兴市、品质立市,立足“1+3”产业,提出到2025年,聚集新经济企业超500家,新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不低于10%,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营收增速年均增长20%以上,新经济主要指标年均增速走在成都都市圈前列,排名进入全省前列。
一、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提升新技术。通过加快创新基地建设、推动创新平台培育、加快重大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四大创新引领”,提升新技术,为眉山高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提升、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力争到2025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1.5%。
二、实施主导产业主攻行动,壮大新产业。通过突出打造全球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全国“专精特新”装备制造基地、西南生物医药重要研发生产基地、成渝地区电子信息重点配套基地“四大主攻方向”,壮大新产业,力争到2025年“1+3”产业规模达3300亿元。
三、实施特色经济培育行动,发展新业态。通过培育发展智能经济、创意经济、绿色经济“三大特色经济”,发展新业态,深化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技术在“5+5”产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推广柔性制造、云制造、共享制造等新制造模式,加大自主机器人、智能装备研发推广应用力度,推广无人工厂、无人车间。力争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不低于90%,打造智能工程(数字化车间)20个。
四、实施三大体系融合行动,打造新模式。通过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产业与文化“三大体系融合”,打造新模式,力争到2025年建成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和体验中心,开展服务型制造企业不低于45%,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增长不低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