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教育发展保障中心发布工作提示,在全市符合条件的学校先行启动2025年秋季学期中小学生校服采购工作。以“尊重契约精神、分类指导实施、保持政策延续性”为核心原则,武汉用明确细则、闭环流程与清晰时限,直面此前部分学校校服采购停滞引发的舆情关切,切实解决家长“急难愁盼”,让学生能及时穿上合规校服。

据悉,今年秋季开学后,全国多地因校服购置专项整治延续,出现校服采购停滞现象。校服迟迟无法到位,不仅让家长担忧孩子校园活动的着装统一与安全识别问题,也给学校日常管理带来不便,相关舆情持续发酵。此前,“今年苏州没有校服”话题一度登顶同城热搜榜首位,千万流量背后满是家长的焦虑与吐槽:“我小时候不穿校服是因为穷没有订,现在条件还这么艰苦吗?”“穿校服多省事啊,不用操心。大家都穿得一样,也不会攀比。”

针对各地暴露出的采购流程不透明、行政干预过度、师生家长参与度低等突出问题,教育部于9月19日印发《全国中小学校服管理“应知应会”》通知,在延续并重申四部委2015年发布的“校服新政”基础上,聚焦行政干预过度、采购流程不透明、师生家长参与度低等痛点,明确提出11项核心要求,为各地校服合规采购与科学选用划定了清晰路径。

武汉此次发布的工作提示,正是对教育部政策要求的精准落地与民生诉求的快速回应。在实施范围上,精准划定“与校服供应企业合同约定服务期不超过三年且未到期”的学校,同时明确排除在校服专项整治中查实存在企业关联关系、转包分包等违规问题的学校,从源头守住合规底线。
执行标准方面,服务期内学校仍按2023年8月印发的《全市中小学生校服选用采购工作要求》推进工作,服务期满后将统一执行市级新文件,既避免政策“急转弯”带来的执行混乱,又为后续规范升级预留空间。
为杜绝采购过程中的不规范问题,工作提示明确“合同审核—组织实施—合同备案”三步闭环工作程序。符合条件的学校需先将现有合同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严格按照《武汉市中小学生校服选用工作流程(试行)》组织采购,采购完成后新签订合同需及时备案,全程确保流程清晰、痕迹可查。
针对家长关注的“程序合规”问题,市教育发展保障中心特别强调,将加强对学校采购工作的指导,坚决防止出现程序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等新问题,同时督促学校健全完善工作台账,让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监督。
考虑到秋季学期校园活动与学生穿着需求,工作提示明确要求采购工作“立即启动”,确保11月上旬取得实质性进展,11月底前基本完成。这一明确时限既给学校留出充足的组织时间,也让家长对校服到位时间有了清晰预期,有效缓解此前因采购停滞产生的焦虑情绪。此外,工作提示还要求做好政策解释。对未纳入本次实施范围的学校,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对学生家长咨询要及时认真办理,耐心做好解释。
从直面舆情关切到快速出台解决方案,武汉此次校服采购工作的推进,既坚守了专项整治的合规底线,又兼顾了民生需求的温度,为其他地区破解校服采购“规范与便民”的平衡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免责声明:本文是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或企业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