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 驱动汽车产业向“新”提质

据安徽省发改委消息,淮南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协同发展模式,推动汽车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政府引领贯通政策链资金链产业链。建立“专项规划+专门政策+专班推进+专员服务”工作机制,绘制《淮南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贯通推进图》,明确重点任务、具体措施,实现产业要素的精准匹配和动态优化,形成“规划引领→政策催化→载体承载→服务赋能”的立体化推进格局。创新“投贷担保补”综合融资模式,设立全国首家农业银行新能源汽车特色网点,联合招商银行提供综合授信方案,探索新桥园区“定制化金融服务”。1—5月,全市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5%,高于全省36.8个百分点。

产教融合链接人才链创新链。安徽理工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办“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班”,市高新区联合高校、企业共建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设置产业教授流动岗位,形成“校内导师+产业教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双轨培养体系;11所在淮高校均设有汽车相关专业,年培养汽车专业人才超2000人,实现学产精准适配、人才定向输送。设立同济大学产教融合基地、合工大“工大智谷”分中心;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5个,中车瑞达井下轨道运输电机车无人驾驶系统、坤泰2DHT变速器获安徽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

场景联动耦合服务链应用链。探索出口外向型企业“绿电直连”模式,推动“绿电当地用、装备当地产”。深入挖掘专用车应用场景,摸排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购车需求,推动专用车生产企业与需求单位精准对接。建成充电桩28205个、换电站6座,实现71个乡镇公共充电桩全覆盖;投放无人快递车21辆,构建智慧物流场景;获批国家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寿县、凤台县入选全国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