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造国旗随“嫦娥”登月

据安徽省政府网站消息,6月3日,随着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的智能快速采样,首面“石头版”月面国旗成功在月球上独立展示。这面闪耀月球的国旗是安徽华茂集团和武汉纺织大学等单位科研人员经历4年攻坚克难,攻克了纺纱、织造、染色等多重工艺技术难关,制造出的一面高科技国旗。

这面国旗以存在于地球和月球的玄武岩为材质的无机纤维织成,真正实现了万物皆可制成纤维,皆可纺织。“我们结合月球背面土壤成分和嫦娥六号运行高低温反复交替的环境对国旗的特殊要求,研制成功嫦娥六号‘石头版’月面国旗。”华茂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杨圣明介绍,在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选择采用与月壤成分相同的玄武岩物质作为月面国旗的主要材料。玄武岩经加工后的纤维,具有良好的强度、耐热性、耐腐蚀性和抗辐射性能,能够适应月球表面恶劣环境。但玄武岩纤维属于无机纤维,表面光滑、质脆易碎,难以纺织成所需的织物材料,针对这些难题,华茂纺织研究院设计开发出了专门生产装备,经反复试验摸索,总结出一套纺纱、织造工艺路线,实现了玄武岩纤维的无损纺纱与织造,较好地解决了玄武岩纤维纺纱、织造等技术难题。“可以说这是一面技术含量很高的‘石头版’织物国旗,彰显了华茂在纺纱、织造领域的领先技术水平。”杨圣明说。

多年来,安徽华茂持续承担多项国家科研攻关课题,不断开展新技术、新纤维、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和开发,并取得显著成效。早在2012年,该企业就与武汉纺织大学合作,研发并制造了嫦娥五号登月展示的第一面“织物版”国旗,在200摄氏度的高温下不变色、不串色,在零下150摄氏度的极低温下不会变脆,经受住了月面恶劣环境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