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驰骋

据安徽省经信厅消息,走进位于合肥经开区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内刚启用的城市测试跑道上,几辆测试汽车正在路面上你追我赶。

这片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性能测试和功能验证的测试跑道,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首个该类型的测试场。“这座设施能够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确保产品在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符合最高标准,高效地为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大众品牌研发负责人吕尔曼表示。

近年来,大众在合肥持续投资,打造了集研发、测试、制造、销售、核心零部件配套于一体的产业链生态体系,助力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其中,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领域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是大众集团在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

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龙头企业是有力牵引。围绕打造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之都”,目前,合肥市已培育、引进大众、比亚迪、蔚来、江淮、长安、安凯6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百倍千倍的乘数效应正在凸显。

在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块块动力电池经过严格的性能和安全测试后下线,准备送往全球各地。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目前为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多家知名新能源整车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虽是“配件”,但绝不是“配角”。合肥坚持龙头带动、配套支撑,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吸引来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巨一科技等500多家配套企业在合肥聚集,上下游产业链日益完善,新能源汽车本地配套率达到35%。

“以前充电都要跑老远,现在家门口就能充电,真是太方便了!” 近日,在肥西县三河镇的三河中心供电所内, 正使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爱车充电的当地居民李文福兴奋地告诉记者。

据介绍,肥西县全力加快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创新建设“小规模、广布点、连成线”的充换电网络,率先成为安徽省首个充电设施“乡乡全覆盖”县。

针对县乡充电设施配套相对滞后等问题,今年下半年,合肥将启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下乡试点建设,力争到今年底实现乡镇充电基础设施的全覆盖,并逐步向重点行政村延伸,加快补齐县域充换电设施短板,满足新能源车主快速补能需求。

在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发展模式的带动下,2023年,合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6.3%,新能源汽车产量74万辆、同比增长1.4倍,占全国总量约8%,位居全国城市前三。今年一季度,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16.32万辆、同比增长28.8%,一路驰骋“跑”向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