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光伏制造业营收全国第三

3月1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姚凯在会上表示,去年以来,全省上下抢抓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机遇,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光伏+储能”加速发展

从规模体量看,2023年,全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967.4亿元,同比增长50.9%,营收排名首次跃居至全国第3位,仅次于江苏、浙江;实现利润总额175.3亿元,同比增长1.45倍。新型储能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

从创新能力看,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净增62家、达到1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34家;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家、总数达到6家;营收过百亿的龙头企业在皖设立研发机构、创新平台比例达到58.3%。

从市场主体看,12家营收超百亿企业合计实现营收达2800亿元,其中光储业务营收超2500亿元,占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比重近75%。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110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8家。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新培育1个智能工厂、14个数字化车间,累计培育11个智能工厂、43个数字化车间。

在海外布局方面,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行业累计出口额480.2亿元,同比增长28.3%。2023年10月,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6%,首次跃居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首位。国轩高科持续加大海外布局,先后完成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多个海外基地战略布局,并与欧洲电池制造商InoBat、日本Edison等海外厂商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拓当地市场。

在“双招双引”方面,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签约、在建制造类项目共287个,总投资额达到5631亿元,同比增长76.8%。其中先进光伏制造类签约、在建项目共151个,总投资3304.4亿元,同比增长1倍以上;新型储能制造类签约、在建项目共136个,总投资2326.6亿元,同比增长43.7%。

此外,在产业影响力方面,全省优质产品指标性能屡破世界纪录。2023年10月,阳光电源发布全球首个10MWh全液冷储能系统,首次实现“交直流一体化”极简结构。11月,华晟新能源量产的喜马拉雅G12-132版型异质结组件输出功率达到750.54W,转换效率24.16%,刷新世界纪录。12月,合肥通威210异质结双玻组件实测正面最高功率755.03W,再次刷新异质结组件功率新纪录。

力争实现营收增长15%

“2024年是我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我省将协同各方资源和力量,力争实现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5%,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姚凯表示。

在产业创新研发方面,重点围绕高效N型太阳能电池、大尺寸长寿命钙钛矿电池、智能化高容量电池系统等方向,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培育一批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

在产业层级提升方面,新培育2-3家符合光伏制造、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加快光储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推进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新培育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在产品推广应用方面,聚焦光伏建筑一体化、微电网、零碳园区、共享储能等特色场景,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光储领域示范项目和应用案例。落实分布式光伏年度建设规模管理,发布新型储能优先推荐接入站点,推动光伏、储能电站合理布局。

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知名专业境外展,提升海外市场影响力和认可度。支持龙头企业结合国际形势和自身发展需要“走出去”,在海外布局生产制造业基地,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在产业生态优化方面,推动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主题基金设立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子基金,加大对优质项目投资力度。建立运行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为重点项目招引落地、优质企业培育壮大等提供精准服务。加强人才培养和新能源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增设、优化新能源相关学科专业点建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支撑。

来源:工商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