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土壤质量好不好、肥力够不够,直接关系到一个区域资源要素能否集聚、经济发展是否拥有持续的活力和后劲。
去年,新疆克拉玛依市在册市场主体实现“双增长”,企业活跃度位居全疆第一。今年一季度,克拉玛依市又新增市场主体1639户,同比增长4.2%。克拉玛依市凭什么被企业青睐?答案就是“法治”,这是锻造这座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法宝”之一。近年来,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用法治思维统领营商环境建设,依法科学决策,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通过种好法治这棵“梧桐树”,不断吸引发展“金凤凰”。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年轻人选择来克拉玛依干事创业。目前,克拉玛依市荣获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称号,“商事制度改革”典型经验做法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描绘出一幅清晰法治政府建设的“克拉玛依样本”。
架起决策“防护网”
2020年,克拉玛依市起草了《克拉玛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该纲要经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充分听取了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和建议,最终才成为克拉玛依市“十四五”发展的宏伟蓝图。这是克拉玛依市在全疆率先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管理暂行规定》,将市、区两级重大行政决策事项100%纳入目录实施清单化管理,提高行政决策公信力和科学化水平的缩影。近年来,克拉玛依市坚持用法治方式架起行政决策的“防护网”,健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制度体系。在完善制度调整机制方面,克拉玛依市常态化开展文件专项清理工作,对不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或有违公平竞争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及时修改或者废止,并为市场主体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着力解决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政策冲突问题。截至目前,克拉玛依市共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8件,维护了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截至目前,克拉玛依市已归集各类政务诚信信息114万余条,发布各类监测报告444份,倒逼政府部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
划出职能“边界线”
前几天,克拉玛依市一家商贸公司的负责人宋先生到克拉玛依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理了公司经营范围变更手续。以前,办理该手续至少需要两天时间,现在只需要15分钟。宋先生竖起了大拇指说:“‘一件事一次办’真是为民解忧的好举措,点赞!”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大力深化简政放权,深化商事制度和“证照分离”改革,将企业开办时间全流程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8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施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告知承诺和优化审批服务,市场主体准入效率大幅提升。克拉玛依市还深化基层政务服务就近办改革,将132项政务服务事项延伸至乡镇(街道)、村(社区)办理,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对“最多跑一次”改革,克拉玛依市也进行了升级,96%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能够实现“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9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86项市级政务服务事项、100项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100件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克拉玛依市还积极推进“双随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管理模式,将监管力量“用在刀刃上”,促进全市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监管机制初步形成。
托起市场“公平秤”
企业选择城市投资时最看中什么?“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是前提。
多年来,克拉玛依市通过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加大产权保护力度、优化公共法律服务等,在全市范围内营造政策公开透明、规则公平稳定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落地克拉玛依市。为此,克拉玛依市在全疆率先出台《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配套指引和清单格式》《行政处罚“四张清单”指导意见》《行政执法领域贯彻实施〈民法典〉工作指引》等,切实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开公正公平参与竞争,推动包容审慎精准监管,减少行政处罚的随意性。
不仅如此,克拉玛依市还在全疆率先出台《行政执法监督办法》《领导干部及行政执法机关内部人员干预行政执法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试行)》,健全行政执法常态化、长效化的监督制约机制,防止和杜绝“人情案”“关系案”发生。今年年初,中国(克拉玛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克拉玛依市成立,为石油开采加工、新材料等特色产业提供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
克拉玛依市在全国首创“个人法律费用保险”制度,通过政府为弱势群体和低收入人群购买保险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诉求,填补了国家诉讼保险制度的空白。今年,在深入推进“法治体检”工作过程中,克拉玛依市组织引导律师与全市52家重点民营企业结对服务体检,梳理民营企业法律服务风险提示120条。
数字赋能治理效能
让城市更聪明一点、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今年以来,克拉玛依市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目标,聚焦“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三大领域,提高政府智能化治理水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数字经济,高水平构建城市数字化发展新体系。通过整合“人口数据库”“法人库”“诚信库”等,我市建成了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加快实现部门间数据互联共享。截至目前,该平台共收集数据1.4亿条,为30家单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市域社会治理、商事制度改革等10个跨部门综合业务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尤其是“一张表”综合信息采集系统的建成,有效解决了基层“报表多”“重复录”“多头报”等问题,积极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网络化、流程规范化”的基层服务管理体系。克拉玛依市还深化数据应用,通过建成“行政执法综合信息平台”,实现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行政职权全流程电子化处理和APP掌上执法,不断提升监管效率。未来,克拉玛依市将继续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各个环节,用法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用法治绘就人民群众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