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新质”发展

据山西省商务厅消息,近年来,屯留经济技术开发区致力于跻身全省开发区前列,通过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区战略,不断加快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同时,该区致力于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生态为抓手 ,将“博士创新工作站”打造成为区域创新的“强引擎” ,为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产业升级:从“传统制造”到“新质集群”。8月27日,“煤基固废高值化博士创新工作站”在经开区正式揭牌。这是屯留经开区以产业集聚人才为核心,着力推动煤基固废的高值化利用,破解传统产业发展瓶颈、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的一个有力缩影。

近年来,经开区围绕现代煤化工、现代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等4条重点产业链,通过“链长+链主”的工作机制,帮助“链核”企业提质增效,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抗风险能力,重点培育了“链主”企业4家。

创新驱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厚积薄发。经开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8家企业被评为山西省创新中小企业,山西常村大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入库山西省2024年第4批科技型中小企业。1-5月份高新技术企业营收6.5亿元,占比12%,新兴产业增加值完成2亿元,新兴产业投资完成1.35亿元。

经开区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北京理工大学光电研究所围绕提升煤化工产业安全监管水平,落地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于一体的“气云成像”项目。与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双方以“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模式推进绿电产业园建设,探索绿电直连、绿电园区试点示范项目。

培育生态:健全服务体系促进发展循环。屯留经开区通过创新审批模式、优化服务机制、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等举措,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告知承诺+容缺办理”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全生命周期“全代办”服务覆盖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各环节,提升企业落地效率;“先租后让”和“地证同交”模式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缩短开工周期,实现“拿地即开工”。这些举措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增强了园区的招商竞争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精准招商:新质生产力的“硬核博弈”。今年以来,屯留经开区积极引进凤凰科技无人机训练机组装、北京脑智星耀脑机接口、北理工红外光谱“气云成像”、江苏永莱晋冀豫金三角农副产品加工及冷链仓储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洽谈有深圳蓝谷奥科、京证半导体封测等一批潜力型优质项目,为经开区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低空经济成为抢占未来发展空间的新赛道。经开区通过精准引进无人机训练机、脑机接口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速形成创新产业集群;同时以工业物联网、智能生产线赋能传统产业,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向高附加值制造跃升,实现“老树发新枝”。在产教融合与顶尖科研团队加持下,经开区正以技术突破和模式创新重塑产业生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人才战略:“实验室经济”与省校合作共舞。屯留经开区积极推动省校合作,与清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建立紧密联系,引进博士团队和高层次人才。以“省级博士创新站”为支点,撬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园区内各企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战略,推进科技成果实地转化,保障科研项目落地生根。

高质量发展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深刻转变,我们不但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看天。立足当下 ,屯留经开区全体干部职工将深入贯彻落实长治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求其上”理念和“跳起来摘桃子”精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在新兴产业赛道持续赛跑 ,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细作 ,在低空经济蓝海乘风破浪,为我市加快建设革命老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