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西省商务厅消息,去年以来,晋城经开区以“要素保障筑基、政策扶持聚力、改革创新突破”为发展主线,聚焦产业转型与项目攻坚,通过系统性改革举措实现发展动能全面升级。
一、要素保障强根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晋城经开区设立国有企业产业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一步发挥“风险补偿28条”“以投促进24条”等政策支持作用,筛选产业链核心企业“白名单”,建立政府、银行、担保机构风险共担机制,去年全年,累计协调银行完成授信5.09亿元。创新构建“全周期要素保障链”,同步推进“标准地+承诺制+全代办”改革,实现“拿地即开工”。去年以来,全区对38个项目开展前期策划,为每个项目出具了“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清单”。办理全代办事项618个,其中:企业开办代办事项462个,投资项目代办事项156个。
二、政策赋能增动力,借势国家战略东风。抢抓国家“双碳”战略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机遇,稳步推动“光伏+工业”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加快屋顶光伏项目建设进度,积极申报全省“绿电产业园”。将金匠园区作为重点规划区和示范区,实施分布式光伏项目。按照规划,先行建设园区公司标准厂房分布式光伏项目,逐步覆盖至企业自建厂房,最终实现全覆盖。去年,为进一步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塑造发展新动能,经开区在金匠园区建设“晋创谷”,规划面积13.85平方公里,科创团队和初创企业42家,入驻企业(团队)632人,服务机构9家。
三、改革突破开新局,创新招商生态体系。经开区四项改革布局已完成,重塑了“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全生命周期的创新体系,系统化的产业政策体系,市场化的服务运营体系”四个方面高水平招商引资的政策支撑体系。联合富士康、星心半导体等链主企业组建招商联盟,实现80%新引进项目与现有产业链精准匹配。继续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着力招引链条空白项目和链条薄弱项目,提升企业配套率。同时,开放企业自身场景,进一步提高经开区产业配套协作,实现合作共赢。完整的产业体系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经开区正在释放企业技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以上三招协同发力,晋城经开区已逐步形成光机电产业垂直整合链条新局面。下一步,经开区将多措并举持续推动产业集聚,力争三年内建成千亿级光机电产业集群,打造中西部地区经开区转型示范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