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工业创新驱动向“新”而行

据山东省政府网站消息,日照市昱岚新材料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六机架酸连轧机组可实现生产阶段自动化运行,综合成材率、能耗分别较同行业提升5%、降低31%;山东迈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椅旁数字化”修复技术将患者戴新牙的时间最快缩短至仅需1小时……

近年来,日照市深入实施“创新兴市”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推动工业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工业发展“新”意盎然。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390家、专精特新企业568家、“小巨人”企业32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8家。

日照市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关键领域攻坚上,围绕氢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选派“科技专员”“科技副总”下沉服务,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揭榜挂帅”机制。目前,全市在研科技项目358项,财政资金带动企业投入近25亿元,助推企业开发创新产品400余件。

产学研协同方面,日照市把高校院所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策源地,持续加强与山东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行等活动,积极布局“一链一高校、一链一专家团、一链一首席专家”,推动科技成果精准对接、加速转化。近三年促成企业与209个专家团队合作45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39.5亿元。

在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日照市始终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提质升级传统产业。聚焦钢铁、汽车等优势产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等行动,钢铁行业碳捕集、AI语料库等项目加速推进,高端食品级马口铁等高竞争力产品交付使用,山钢精品板材智能工厂、日钢全流程智能工厂入选卓越级(国家级)智能工厂,板带材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加快培育新兴和未来产业。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空经济、新材料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合成生物、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方向,目前,越疆机器人、迈尔医疗、蓝昆氢能、阿米精控、裕米生物科技等一批代表性企业深耕日照,为城市长远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日照市把科技创新生态构建,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引领工业转型的关键一环,系统布局,整体推进。在政策生态上,出台《关于强化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截至10月末,累计设立科技创投类基金15只,总规模38.73亿元,基金投资项目59个,投资总额14.58亿元。

人才生态方面,强化科教协同,引导驻日照高校优化学科设置,推出105个高层次人才服务应用场景。目前,全市市级以上人才平台累计超1000个,今年1-10月,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67个、创新人才611人。

合作生态建设上,近三年,新获批牵头建设省重点实验室3家、省技术创新中心4家,累计建成各类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44家。在钢铁领域,先后建设山东省特钢材料与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启用日照(济南)协同创新中心、日照(上海)生命科学创新港,深入拓展异地孵化新空间。

统计显示,目前,日照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5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20年的17.83%提高至2025年的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