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加快打造“1+5+15”乡村特色产业矩阵 产业链串起丰收果

据山东省政府网站消息,9月的鲁南大地,秋色如画,枣庄冠世榴园里,沉甸甸的石榴果压弯枝头。前不久,一场特殊的“丰收故事会”——“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枣庄市高质高效农业产业链专场记者见面会,在吉美大健康产业园举行。枣庄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与4位企业家围坐一堂,畅谈“一颗石榴”“一只肉鸡”“一块豆干”“一座大棚”如何通过产业链延伸变成农民的“致富果”“金疙瘩”。

产业生态的聚变

“6000万羽年产能,300余家养殖户,从鸡苗到餐桌全链条可控!”枣庄华宝牧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宝牧业)总经理王敏一席话道出智慧养殖的成效,不仅降低能耗20%,还提升产出效率30%。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华宝牧业构建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养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棚能养殖5万只白羽肉鸡,8个棚仅需要3个技术员。”华宝牧业养殖场场长单传朝说。这是枣庄农业产业链“链式效应”的缩影。

枣庄将高质高效农业纳入“6+3”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培育食品精深加工、蔬菜果品等7条子产业链,形成“1+3+N”产业体系,即1个百亿级马铃薯产业集群、3个50亿级产业(石榴、豆制品、辣子鸡)、14个10亿级特色产业,去年涉农项目总投资达77.7亿元。

在台儿庄区运丰良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温室里,农户正在采收长茄。“以前租地种菜,风险全自己扛。现在加入‘按揭农业’,公司提供技术,农户出劳力,收入保底加分红!”公司总经理陈明军解释,这种创新机制通过“五个统一”(统一品种、技术、管理、品牌、销售),带动4000余户农民增收。

科技赋能的跃迁

“首创产品鹌鹑蛋豆干,连续三年全国销量第一!”山东启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森拿起商品展示。

在这家专注休闲食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一块豆干的“进化史”令人称奇:从传统豆制品到融合鹌鹑蛋的创新产品,从手工制作到智能化生产线,建有3个市级研发平台,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豆多奇”“豆小卤”等注册商标30余项。

科技创新是产业链升级的“金钥匙”。在吉美大健康产业园的石榴深加工车间,经过低温压榨、生物发酵等工艺,开发出50余款石榴相关产品,非遗技艺传承的石榴酵素特膳食品成为“网红爆款”。

“让石榴从‘论斤卖’变为‘按价值算’!”公司总经理刘浩然算了一笔账:2024年产业园实现产值2.3亿元,吸引8家上下游企业进驻,培育规上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初步形成石榴产业集群。

品牌价值的跃升

“深度打造‘枣味榴传’农产品市域整体品牌,加快枣庄石榴、枣庄辣子鸡、枣庄黑盖猪、枣庄孙枝鸡等优势资源品牌建设。”见面会上,枣庄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希荣展示的品牌矩阵图令人振奋,力争年内新增市级以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10个以上。

在农业品牌化战略推动下,枣庄农产品正从“养在深闺人未识”走向“香飘全国”。“美果来”石榴汁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美国FDA认证,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启腾生物产品已与蜜雪冰城等知名品牌达成深度合作;华宝牧业今年已与双汇、紫燕食品企业共建绿色采购联盟。

协同发展的合力

产业为先,厚植发展沃土。当前,枣庄正充分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指导有关区(市)加快编制马铃薯、长红枣、火樱桃、孙枝鸡等产业规划,加快打造“1+5+15”(百亿级产业链1个,50亿级5个,10亿级15个)乡村特色产业矩阵。

突出石榴产业首位度,枣庄在高质量完成今年石榴栽植任务的基础上,重点谋划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第二批项目申报,加快发展仓储保鲜、精深加工、物流交易、盆景盆栽等业态,力争今年石榴产业链总产值突破55亿元。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枣庄抓好重点骨干企业培育,支持华宝牧业、启腾生物、美果来等企业扩投资、上项目,打造一批高质高效农业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