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审计推动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

据山东省政府网站消息,省政府新闻办6月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审计工作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全省审计机关持续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加大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促进拨付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等1.7亿元、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补助资金3456万元,有力维护了群众利益,助力兜牢民生底线。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审计机关一以贯之的重头戏。”省审计厅副厅长孙焕军介绍,我省审计机关以促进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开展了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困难群众救助、就业补助和失业保险等审计,揭示了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及扶持就业创业政策落实不到位、社保基金未充分实现保值增值、虚报冒领困难群众补助资金、违规支付医保基金等问题,促进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2.37亿元,加快拨付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1.7亿元。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动放宽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促进拨付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各类补贴资金4181.54万元。

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卫生健康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我省开展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科技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义务教育、文旅融合等审计。其中,针对中职教育审计发现的一些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不够精准、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审计推动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紧密对接产业优化设置专业,推进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联合办学,进一步打通中职生成才上升通道。针对审计揭示的基层医疗卫生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文物保护项目进展缓慢等问题,促进拨付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补助资金3456万元、安排文物保护支持资金3777万元。

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我省持续加强对农业农村相关资金、项目和政策落实情况监督,开展了乡村产业振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惠民惠农补贴“一本通”等审计,揭示了惠农补贴资金审核发放不严格、特色乡村产业重点事项推进慢、产业项目资金效果未达预期等问题。累计推动整改乡村产业振兴问题金额4.74亿元、出台制度56项,助力壮大菏泽牡丹、枣庄石榴、金乡大蒜等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发放拖欠的农机补贴3057万元,促进拨付和统筹盘活省级以上产业园专项资金3927万元。

为进一步加强民生审计工作,近日,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省审计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持续深化农业农村审计工作全省一盘棋、进一步推动审计力量下沉基层、提升全省农业农村审计整体效能。《实施意见》提出聚焦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乡村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农村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农”领域违反财经法纪问题等5个方面加强审计监督的重点任务,对于推动农业农村领域各项政策要求、预算安排、资金拨付和关键项目落实落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