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省经信委消息,今年以来,为深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淄博市淄川区全面开展规上和规下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工作成效显著,交出靓丽答卷。坚持利用激励和倒逼双向杠杆,加强“亩产效益”评价结果运用,严格落实用地、水电、信贷等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加大A类企业激励力度,倒逼D类企业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撬动工业经济多重变革,成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激励政策显“身手”。淄博市淄川区制定六项差别化政策,总的原则是充分保障A类企业用地、用电、用气、用水、能耗、污染物排放量、资金信贷等资源能源要素需求,给予资源要素价格优惠;优先推荐对上争取政策、资金、项目、平台等;优先推选各类政治荣誉。两年来,集中优势资源倾力促进A类企业发展壮大,先后为A类企业争取瞪羚企业、重大项目、技改专项、上市培育、跨越发展企业等政策,85%以上的A类企业均享受到政策红利,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发展。山东雷帕得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功力机器有限公司在近两年评价中,纳税均增长64%,先后被评为省瞪羚企业、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鲁维制药有限公司列入工信部第五批绿色工厂名单;山东金城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广通化工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A类企业已成为带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先锋军”。
二、倒逼助力促“转调”。淄博市淄川区在对A类企业充分支持的前提下,对D类企业实施严格的差别化配套政策,以此作为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利器”。根据评价结果,2019年度淄川区列入D类的11家企业90%以上为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通过差别化政策实施,一方面,部分企业主动开展以节能降耗、减排为目的的技术改造,着力提升装备水平,切实降耗减排。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在节约资源能源方面着手制定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从2020年度评价结果来看,2019年度列为D类的11家企业中,10家企业实现提档升级、涅槃重生。
三、正向引导造“氛围”。淄博市淄川区是老工业区,企业规模小、产业布局散乱、资源型企业居多,能耗和排放一直居高不下。从2019年和2020年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列入D类的企业均为高投入低产出、且能耗排放较高的企业。淄博市淄川区紧抓“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契机,持续强化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规范评价机制和政策实施,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转变发展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了合法经营、依法纳税、规范管理的良好氛围。从今年评价看,园内6家建陶企业主动申报纳税,纳税额均达到100万元以上,纳税总额较2019年提高近5倍,“亩产效益”评价结果由上年的D类升级为C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