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抢抓产业转移契机 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据四川省经信厅消息,在新发展格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引领下,达州市立足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以承接产业转移为突破口,坚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成功吸引一批重大项目在达落地建设,构建起“3+3+N”现代产业体系,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高位统筹  发挥优势

达州市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核心引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位推动,坚持“周周有会见,月月有外出”,频繁率队招商考察、拜访企业,精准定位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产业项目,为承接产业转移筑牢坚实基础。

市委、市政府为对接工作明确清晰方向,围绕能源化工、先进材料、智能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数字经济、轻纺服饰、低空经济及航空7大关键领域,以及天然气精细化工、玄武岩纤维、电子信息等细分产业链,进行分层分类规划,形成市县联动、各有侧重的良好局面。2024年,新签约辽宁星空钠电等制造业项目416个,签约金额达2806.73亿元。今年将锚定珠三角、长三角行业龙头企业,挖掘新的百亿级项目潜力点、契合点,重点开展“2+3+2+N”系列重点专题推进活动,即2场省级平台达州专场活动,3场建圈强链“双招双引”供需合作推进会,2场“请进来”对外开放活动和N场重点专题投资恳谈会,大力推介达州产业优势和营商环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夯实载体  提升能级

达州市以园区建设为核心支撑,持续强化产业转移承载能力。市委、市政府创新谋划“双园驱动”战略,扎实开展工业园区三年提升行动,达州高新区连续两年获评全省优秀园区,达州东部经开区园区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圆满完成“一年成形、三年成势”发展目标。麻柳化工园区、斌郎化工园区获批,使得达州成为全省拥有三大化工园区的四个市州之一,在化工产业承接与发展方面占据了重要地位。全市“2+7园区”竞相发展,形成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轻纺服饰、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3+3”重点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项目提速  产业成链

达州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上展现强劲动力,推动了全市现代化产业格局的加速构建。中顺洁柔30万吨竹浆纸等27个项目纳入全省500个重点工业和技改项目,正达凯先进智造产业园等21个项目列入省政府重点项目。

百亿级项目加快推进,赣锋锂业二期、蜂巢能源一期一阶段竣工投产,正达凯一期项目主体工程全部竣工、进入调试冲刺阶段,达钢搬迁升级、四川星空钠离子电池、广东美联新材料等项目实现开工建设。2024年达州工业投资达421.56亿元,增速高达37.3%,位居全省第六。

达州构建“链长+链主+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责任部门”的“双链”机制,14个产业链进入全省重点布局。能源化工领域,普光气田年生产商品气120亿立方米,为正达凯产业园、蜂巢能源项目提供用气保障,达州富锂钾卤水储量达20.9亿立方米,吸引了江西赣锋等企业投资建设。轻纺服饰产业引入天虹国际,补齐印染环节。

同时,达州还瞄准新兴产业赛道,开拓建链新空间。新型储能入选全省25条产业新赛道,加快打造万达开新型储能产业园;发展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创成省三星级农业园区;延链低空经济产业,举办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吸引腾盾科创、海航航校、零重力等低空经济头部企业落地园区。

创新机制  服务保障

达州市积极探索创新,深入开展“千名干部助企业强帮扶促发展”行动,出台加快工业恢复增长“8条”措施,以提升效率与优化服务为核心,两年多时间内,达州已吸引了10个百亿级先进制造业项目相继落地。达州创新性地实施“拿地即开工”改革,极大地压缩了项目从筹备到开工的时间周期。针对百亿级重大项目,搭建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的项目推进工作专班,明确若干责任单位、落实项目秘书,实时动态跟进“三张清单”(进度清单、问题清单、督办清单),确保项目推进拥有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力量。

潮涌巴渠千帆竞,奋楫扬帆正当时。达州市以产业转移为契机,书写了从“资源高地”向“产业高地”跃迁的优异答卷。未来,这座“川东明珠”将继续以开放的胸怀、实干的精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贡献达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