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加力构建“站点+终端+网络”冷链物流体系

据四川省商务厅消息,攀枝花市聚焦“攀果”“攀菜”等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聚力补齐产地“最先一公里”、打通城市“最后一公里”、优化服务“最近一公里”,推动构建“站点+终端+网络”冷链物流体系,打通冷链物流“大动脉”,畅通零售终端“微循环”,为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抓实“站点”建设,补齐产地“最先一公里”。制定《农产品供应链项目实施方案》《农产品供应链项目管理细则》,聚焦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引导企业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建设县级物流中心2个,集配中心、低温配送中心等项目30余个,升级改造物流站点31个、乡镇商贸中心2个。截至目前,全市五个县(区)已100%建立冷链物流中心,90%的乡镇实现冷链设施覆盖。

二、抓牢“终端”改造,打通城市“最后一公里”。推动超市、餐饮企业与20余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达成蔬菜直采合作,发展蔬菜直采基地3000余亩,推动农产品销售量、附加值分别提升20%、18%,促进农产品从田间地头与市民餐桌无缝衔接。指导3家农产品批发网点和70余个零售终端建设、改造末端冷链配送站点,提高终端配送效率,目前全市零售终端通过冷链分选包装生鲜农产品具备日产100吨的能力,推动农产品冷链流通率提高25%,农产品消耗率下降20%。

三、抓细“网络”运用,优化服务“最近一公里”。引导企业加装温湿度感应设备,采用物联网方式实现数据的实时抓取、监管和超温风险提醒。截至目前,已加装温湿度检测冷藏车40余台,大型冷库15万m³,末端冷链仓70余间;将数据接入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平台,推动监管数据共享。引导企业建立冷库库长责任制,开展风险分级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标准,逐步建立“政府监管、企业自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机制和贯穿冷链物流全流程的监测监管体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