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打通壁垒,实现地名变更信息畅通

据四川省政府网站消息,日前,泸州市民王先生敲开了泸州市“民心守护”工程推进组办公室的门,向工作人员吐露自己在出售和过户房屋时遇到的烦心事:因房屋坐落地段地名变更,被要求证明“这所房屋是你的”。

“地名变更本是行政行为,为何要群众来开证明?地名变更开证明的情况是否带有普遍性?办事流程能否再精简?”王先生向工作人员表达了疑惑。

“数据不跑路,就会导致群众多跑腿。”该推进组办公室随即组织力量围绕数据使用情况开展调查了解,努力为数据流通、便利群众扫清障碍。

找原因:协查共享机制没理顺

此前王先生查阅资料发现,泸州市政府有规定,市本级取消“不动产登记(变更登记)”中“房屋坐落变更证明材料”等949项证明事项,审批部门不得向申请人索要,还明确要求办理方式为“当事人告知承诺+部门间协查+数据共享”。

那为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当事群众提供证明材料?推进组办公室调查认为,这是因为有关部门执行不力、履职不到位。

推进组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由于地名管理的主责部门工作不够主动,未及时健全地名变更信息共享机制,导致数据“不跑路”;相关职能部门不能准确高效获取地名变更权威信息,进而就要求群众证明“这所房屋是你的”,造成群众“多跑腿”。

该推进组办公室随即分别向泸州市民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司法局发出整改提示函,逐一明确各部门的责任范围,并提出整改要求。在整改期间,推进组办公室又会同泸州市纪委监委机关对全流程进行监督,落实整改要求。

此外,对整改过程中暴露出的干部作风问题,推进组办公室还督促主管部门采取约谈、降低考核等次、取消评优评先资格等方式对相关干部进行处理。同时督促加强对业务科室、窗口工作人员培训力度,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破壁垒:业务部门间数据共享

王先生的问题解决了,但如何避免新的问题产生?“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业务部门之间数据没有共享,相关业务部门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不敢办、办不了。”泸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坦言,解决问题的重点在于要让数据“跑起来”。

此前,泸州市民政局牵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房屋地址清理排查,对主城区7个街道50个社区超23万条房屋地址信息进行全面清查比对,建立起了数据库。

如今,这些“聚起来”的数据通过公文交换共享给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积金中心等10个部门,并同步上传至泸州市政务数据共享网站,供全市各级各部门使用。同时,推进组办公室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微信工作群等方式发布信息变更公告,确保地名公告应发尽发、地名信息应知尽知。

“目前,各业务主管部门基本全面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地址变更信息顺畅通转。”泸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以二手房公积金贷款为例:根据相关数据,泸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精简了二手房公积金贷款事项流程,由房地产评估机构在房屋评估时核查房屋实际坐落地址,无需卖方更换不动产权证书,买方就可直接申请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