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服务新发展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

据四川省政府网站消息,岁末年终之际,成都好消息频传。12月3日,在2021年度活力城市大会上,成都以亮眼表现一举斩获“2021年度活力城市”称号;12月4日,中老铁路贯通后成都发出的首列国际铁路直达货运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始发,标志着成都对外开放能级再次提升;而前不久,全国第三个、中西部第一个都市圈规划《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出炉,更进一步赋能成都高质量发展……

2021年注定极不平凡,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也是成都“高质量发展攻坚年”。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升城市发展位势能级,这一年所发生的大事喜事要事,必将在成都这座城市的发展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双城”起势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动高质量发展

9月,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全面启动。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建设标准最高、运行速度最快的高等级高速铁路,成渝双核的时空距离将再一次拉近,并将进一步完善西南地区路网结构,支撑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成渝中线高铁启动建设正是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据了解,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实施方案,由市发改委牵头,细化形成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四张清单”,奋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同时,专门出台《发挥区(市)县改革创新主体作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推动区(市)县主动融入、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主动谋划、务实推动成渝合作,加强与重庆的战略协同、政策沟通和工作对接,协同落实强化成渝双核联动行动方案,签署合作协议130余项,推进国家级新区联合发起成立八大产业旗舰联盟,参与川渝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1个,总投资422.2亿元,推动中欧班列(成渝)统一品牌运行,累计开行突破1.8万列、占全国开行量的40%左右。

加快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共同推进《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印发,建立起以都市圈发展规划为统领、国土空间规划和系列专项规划支撑的“1+1+N”都市圈规划体系;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取得突破,成资S3线开工建设并已完成投资18亿元,成都都市圈环线铁路完成预可研编制,成德S11线、成眉S5线完成项目公司组建,都市圈日开行动车122对、日均客流量2.1万人次;联合制定“三区三带”建设方案,有序实施101个跨区域产业合作协议,加快推动464个合作项目建设、总投资1096亿元,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深入落实“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强化“主干”责任担当,以共促合作协议落地落实为抓手,推进142项年度合作项目落实,成都平原经济区日开行动车达到329对,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总部基地为19个市(州)提供近6万平方米空间载体,中欧班列(成都)组货基地布局15个市(州),川桂国际产能合作园招商中心竣工启用,有力促进了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干支联动”五区协同发展。

“双碳”行久

以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10月,第五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成都成功举行。

本届论坛以“公园城市迈向碳中和”为主题,邀请与会嘉宾探索绿色低碳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新模式,分享国内外绿色制造、循环经济等内容的最佳实践,搭建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交流平台。

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和国家批准的低碳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成都积极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论坛的成功举行正是汇聚力量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

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成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第二轮“散乱污”经营主体专项整治和塑料污染治理;扎实抓好第二轮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突出问题整改;持续推进锦江、沱江、金马河流域水生态治理。

同时,成都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组建碳中和实验室及碳中和产业联盟,举办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实施储能应用试点示范,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组织开展成都市固定资产节能审查清理,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62.6%。

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成都编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大熊猫国家公园实现首批挂牌,邛崃市、大邑县入选四川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其实,着力城市的长远发展,成都不仅在“双碳”用力,还聚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启动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

深入实施“工业稳链补链”行动,成都开展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和重大项目“专班促建”,1—11月五大先进制造业增长12%,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2家、全国制造“单项冠军”4家,生物医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汽车产业本地配套率提升至35%,新能源汽车产能突破30万辆。

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成都大力发展科技、流通、商务等8大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市场主体培育等5大工程,引进总部经济项目30个,培育总部企业39家,1—10月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1.7%。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成都深入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强基行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产业载体加快建设,粮油再获丰收。建成高标准农田32.8万亩,粮食播种面积570万亩、产量229万吨。

面向未来,成都还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用好工业无人机、网络信息安全、超算中心等优势赛道,聚焦生物疫苗、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赛道和绿色氢能、脑科学等“新赛道”,开展重点项目靶向引育,加快推动一批高能级项目落地发展,着力在“新赛道”打造竞争新优势。

“双创”致远

以创新创业推动城市未来发展

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成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据悉,加强经济运行调度,成都出台促进经济增长10条措施、强化运行保障30条政策、做好经济工作7项任务,全力实现年度目标工作安排,分区分业精准施策,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调度,切实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夯实项目投资支撑,成都围绕强功能建体系补短板,突出“三区一城”“两新一重”重点区域和领域扩大有效投资,实施重大项目攻坚大会战,促进重点项目多投快建。优化项目服务和要素保障。

以调度破解难题,以创新走向未来。工作中,成都积极完善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推动西部(成都)科学城挂牌、天府实验室运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四层架构”,做强“一核四区”创新主平台,形成“核心+基地+网络”创新体系。

资料显示,加快集聚高能级创新平台,成都获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成渝)节点、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同位素及药物工程研究中心,转化医学设施等大科学装置基本建成,落地国家实验室成都基地。截至目前,成都新增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累计达到12家;国家级重大平台增至215个。

“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生态,我们加强成都高新区、四川大学等12家国家和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已累计建成科技双创载体251家、国家级孵化器19家,新增创业投资企业12家,形成覆盖全域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功能区”孵化培育链条。

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成都则细化分解106项市委重大改革任务、有序推动各牵头部门逐项落实,统筹推进人才、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揭榜挂帅、清单制项目化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试点”“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等四项全面创新改革任务。

“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我们联合市营商办制定营商环境4.0政策,细化63条改革任务,推进企业扶持激励制度改革,推动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标准化,加强社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打造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