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双冷”产品出口表现亮眼 特色农产品加速“出海”

据青海省商务厅消息,从10月22日召开的青海省2025年1-9月外贸发展成就与服务举措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青海省以高原冷凉蔬菜、冷水鱼为代表的“双冷”特色农产品出口业绩持续攀升,成为外贸增长新亮点。1至9月,全省特色农产品出口额达5.9亿元,同比增长52.8%,增速位居全国首位。其中,冻鳟鱼出口表现尤为突出,出口额3.7亿元,激增1.4倍,领跑全国同类产品。

为推动“双冷”产品拓展海外市场,加大政策保障力度。修订完善外贸支持政策,进一步提高市场保障类中重点展会、出口信保等支持比例,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编制《青海外贸优品宣传手册》,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越南博览会等境内外重点展会,并在日本、香港、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地举办经贸推介活动。

加大调研培训力度。与西宁海关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联合开展了“双冷”产品出口专项调研,深入西宁、海东、海南等主要产区,走访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合作社。同时,开展“送政策到户”活动,详细宣讲农户和合作社关心的生产经营成本类补助、出口信保支持、物流保障等政策,激发了农牧民的出口热情。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与认证。支持企业开展国际认证和品牌建设,龙洋知鲜(青海)有限公司成为国内唯一拥有ASC、BAP四星国际双认证的冷水鱼企业,并通过“青海家宴美食出海”模式,推动冻鳟鱼、枸杞、牦牛肉、藏羊肉等产品出口。1-9月,枸杞出口1658.5万元,增长38.8%;马铃薯出口3986.4吨,去年同期无出口。冬虫夏草出口1.3亿元。

开拓新兴市场步伐加快。精准开拓中亚等新兴市场。以海东乐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成功实现农产品对中亚出口突破,1-9月累计向中亚出口马铃薯、辣椒、胡萝卜等4200余吨,出口额131万美元。

此外,种质资源出口突破。通过提供目标市场准入政策咨询、对接国际采购商等服务,成功促成了藜麦种子首次出口至西班牙、丹麦等欧洲市场,并实现了油菜种子出口蒙古国。这一突破,不仅展示了青海高原特色种质资源的竞争力,更让“高原冷凉”品牌的科技内涵与国际影响力得到同步提升,为全省农产品出口开辟了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