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海省发改委消息,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认真践行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提速对标、精准施策,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总体呈现逐年向好、持续优化的态势。为全面、准确、详细介绍青海营商环境重点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有关单位、各市州编制了《2025年青海营商环境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按照总分总结构,从青海营商环境综述、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投资兴业沃土耕耘、营商环境改革护航、政策红利释放、创新争优实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愿景等七个篇章,全面介绍了青海在促进市场充分竞争、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优化涉企服务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和总体成效,详细阐述了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绿色算力新赛道等方面的深耕细作,提出了进一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愿景展望,彰显了为全社会创业创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发展环境的决心。
一是聚焦经营主体满意度,做优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涉企办事便利化改革,实施经营主体开办“一网通办”,推广办电“三零”“三省”服务,打造“青海e就业”工作品牌,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全面推行“涉税事、网上办,非必要、不窗口”模式,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以创优服务激发市场活力。
二是聚焦高质量发展,勤耕投资兴业沃土。坚持生态优先,筑牢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守护好“中华水塔”。坚持绿色发展,清洁能源生产和装备制造业突飞猛进,清洁能源占比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构建起“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光伏应用”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将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作为维护国家粮食、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布局锂电全产业链,构建钾盐、钠盐、镁盐、锂盐、氯碱五大产业集群。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让“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成为青海的靓丽名片,努力打造具有高点站位、地域特色、时代特征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高原独特冷凉气候条件、洁净生产环境,增加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畜产品有效供给,着力把青海打造成生态环保、特色鲜明、国内外知名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成功开辟绿色算力产业“新赛道”,构建绿色算电融合互促的产业生态链,打造立足西部、服务全国的绿色算力基地。
三是改革破题护航营商,政策集成优化环境。坚持问题导向、务求实效,将营商环境改革转向系统性集成和多维度深化,构建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创新开展项目审批穿透式调度,严格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健全涉企收费治理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助企暖企,进一步降低制度成本、提升监管效能。同时,加强机制、政策、服务、创新一体协同,出台“1”部《青海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制定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集中攻坚方案等“N”项综合性文件,分类优化政务服务、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融资信贷、社会信用等“M”个领域服务品质,全面构建了“1+N+M”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推动营商环境“温度”和“体感”不断改善。
四是发挥示范引领效应,彰显暖商新作为。坚持对标前沿水平、最佳标准和最优实践,聚焦解决企业关心的执行堵点、监管盲点、体制痛点,从构筑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新优势、精准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多维增信赋能普惠金融、创新征纳互动新模式、助力县域经济开放发展等领域,推出13个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典型案例,探索出“生态优先、数字赋能、特色产业驱动”等一系列营商环境优化新范式。
下一步,青海省将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主线,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工作作风、更强的创新意识、更大的改革力度,巩固深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聚焦企业所需所期所急,接力开展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行动,重点突破、综合施策、久久为功,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优”而行,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