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海省发改委消息,今年以来,省发展改革委紧扣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战略定位,锚定培育具有青海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以招商引资项目为重要载体,全链条强化项目服务保障。截至目前,《2025年青海省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落地推进取得积极成效,涵盖清洁能源、生态产业、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超120个储备项目完成签约并进入推动落地阶段,签约金额突破1000亿元。
一、聚焦新兴产业,链式招商激活产业新动能。围绕储能装备、零碳算力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延链补链强链招商策略,通过龙头企业招大引强、细分领域招新引优等方式,成功签约国能集团100万千瓦风光储和15万千瓦风电、中国移动(西宁)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正平昆仑算电协同示范产业园等项目,力争形成“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串产业、辐射一个集群”的乘数效应,加速构建具有青海特色、技术领先、链条完整的新兴产业生态圈。
二、立足资源优势,集群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依托盐湖资源、高原农牧业资源等优势禀赋,坚持“以资源引产业、以产业聚要素”,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轮驱动。在盐湖资源开发领域,靶向引入年产2000吨碳酸锂、哈西亚图C11磁异常铁多金属矿采选、10万吨大修渣危废资源化利用等项目,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助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在高原农牧业精细化发展方面,聚焦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招引了一批牦牛产业化、枸杞、白刺等系列精深加工项目,推动青海特色农产品向高端化、标准化、品牌化升级。
三、突出绿色发展,全域赋能推动文旅融合升级。立足青海独特的高原生态、自然资源、文化旅游等优势,创新“生态+文旅+产业”融合招商模式,引进城际酒店、驰麟酒店、蓝莓全产业链现代观光都市农园等项目,推动西宁熊猫馆提质升级、“6860”青海产品文化体验中心、文旅机车摩旅基地等项目落地,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全季体验、全产业链开发”的文旅发展新格局,让“大美青海”生态品牌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加强招商引资项目调度和服务保障工作,深化全要素保障、全过程跟踪、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在青海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舒心发展,持续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