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市监领域“三向发力” 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据青海省发改委消息,今年以来,海西州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全力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聚焦企业“急难愁盼”,为企业办实事、为发展添动能,持续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归属感。截至10月底,全州新登记市场主体6705户,同比增长16.45%。全州实有各类市场主体59075户,同比增长5.02%;注册资本3389.54亿元,同比增长1%。

“放”出活力,解决市场主体准入难与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相结合,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依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商投资企业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不予设置准入限制,不予附加“隐形门槛”,实现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实施“宽进、快办、便民”的审批服务模式。梳理市场主体登记类行政许可事项,动态调整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推行名称自主申报,将名称审查合并到设立登记环节,简化登记程序。实行“照后减证”,简化审批流程,持续扩大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证照应用场景,优化“一网通办”流程,扩大“跨省通办”事项,提升市场主体开办效率,开办时间从2天压减至1天,市场主体设立登记从0.5个工作日实现即来即办。推进歇业备案,惠企休整再出发。持续推行市场主体歇业备案制度,为暂时无法正常经营但仍有较强经营意愿和能力的市场主体提供暂时休眠机会,在歇业缓冲期,市场主体可以调整经营策略,保留字号、商标等合法权益,待休整渡过困难期后随时恢复经营活动,有效降低市场主体维系成本,目前共为6户经营主体办理歇业备案。优化注销程序,企业退出“零障碍”。以青海政务服务平台为枢纽,通过流程再造和信息共享,整合部门资源、优化办理流程,让数据信息代替企业群众跑腿。会同公安、税务、社保、公积金等部门,实现多个事项一次办理,最大限度解决企业多头跑、重复提交资料、耗时长等问题,实现“一次办成、一次办好”,简易注销和普通程序注销均已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对未开业、无债权债务的市场主体实施简易注销登记程序,精简申请材料,缩短公示周期,20个自然日公示期加1个工作日即可办结,通过提高登记效率、降低退出成本,促进市场主体“新陈代谢”,实现市场主体准入、退出“双向便利化”。目前,全州办理注销登记4288户,其中简易注销605户。

“管”出合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分级相结合,提高监管效能。事中事后核查,巩固监管质效。进一步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将更多事项纳入联合抽查范围,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目标。制定印发《2024年度海西州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督工作抽查计划》《海西州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事项清单(2024版)》,将部门双随机监管事项精简到156项,联合抽查事项调整为35个领域104项。建立完善全州5.8万户市场主体库、27个行业主管部门76个抽查对象库、332名监管执法人员库。目前,州级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开展部门抽查任务89个,抽取检查对象1150户,已检查录入1076户,完成率93.57%;开展联合抽查任务16个,抽取检查对象578户,已检查录入537户,完成率92.91%。完善信用监管,深化信用提升。贯彻落实《青海省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要求,扎实开展信用提升三年行动,深入推进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信用监管服务机制,持续推行企业风险分类分级监管制度和信用风险状况等级机制,建立“信用修复快速办理”机制,大力营造诚信经营的信用环境。目前全州市场主体中信用风险低(A类)5846户,占比39.5%;信用风险一般(B类)7054户,占比47.6%;信用风险较高(C类)913户,占比6.2%;信用风险高(D类)999户,占比6.7%。全州登记机关已修复市场主体信用信息4480余条,帮助市场主体维护良好信用信息。

“服”出动力,知识产权保护与涉企收费监管相结合,提高服务效益。完善知识产权体系,焕发创新环境动能。制定印发《2024年海西州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2024年海西州商标品牌建设工作要点》《2024年海西州知识产权考核指标》等鼓励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相关措施,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政策支持。目前,全州有效发明专利数量33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09件,同比增长8.91%;累计有效注册商标8727件,同比增长10.44%;成立商标品牌指导站2家,指导企业注册培育商标近百余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备案网点2家。全州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均明显提升。开展专项整治,维护市场秩序。开展知识产权执法和商标使用行为专项整治,今年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0件,地理标志案件1件,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侵权案件4件,有效维护知识产权市场秩序。成立“海西州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并入驻德令哈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积极参与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今年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转办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案件4件,实现知识产权诉前调解“零突破”。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严厉查处未按规定执行收费公示、不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强制或变相强制收取服务性收费代收费等违法违规收费行为及社会反映的其他突出问题。截至10月底,立案1起,查处多收价款1.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