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文化艺术网讯 “载酒难觅佳丽地,听歌唯有瞽盲词。”清朝光绪年间,驻西宁办事大臣阔普通武在西宁听了盲艺人唱曲之后,写下了《湟中即景》一诗。他诗中所写的瞽盲词泛指的是河湟曲艺。
在青海,老百姓习惯将流行于河湟地区的曲艺统称为“曲儿”。“曲儿”的种类很多,有平弦、越弦、下弦、贤孝、道情、眉户、搅儿等,还有很多少数民族曲艺。河湟曲艺是河湟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艺术瑰宝。
一场别开生面的曲艺演出
7月10日,西宁市中心广场百姓大舞台前坐满了听“曲儿”的观众。由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青海省曲艺杂技家协会、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等单位承办的“党啊,我们为您歌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曲艺创作演出在这里隆重开演。它既是一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之作,也是河湟曲艺多年发展的成果汇报演出。
演出筹备期,青海省曲艺杂技家协会主席团的成员几次开会商讨,对演出的编排提出了许多创意,最终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以情景剧、视频、朗诵等方式串联河湟曲艺,以展示河湟曲艺的风采。
青海省曲艺杂技家协会主席祁芳说:“河湟曲艺几乎都是坐唱,加入多种形式表现河湟曲艺的魅力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也是最能吸引观众眼球的。”
在时代发展的当下,留住大家的目光,让更多的人喜欢青海地方曲艺是河湟曲艺能够长远发展的基础。
演出现场,随着音乐声起,当朗诵+情景剧+河湟曲艺的节目一一上演,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了舞台前。“之前我不是很喜欢听‘曲儿’,一是因为演出形式单调,很多时候都是几位老人自弹自唱,二是有些难懂,听不明白在唱什么。”带着3岁的女儿在广场上玩儿的市民李达说。不过今天,他似乎被“曲儿”所吸引,抱着女儿看得津津有味。观众席上不时有传来阵阵掌声。
当9位河湟曲艺艺术家登上舞台时,台下一片沸腾。他们演唱的青海越弦《农家院里喜洋洋》赢得了台下观众的一致好评。张永清、石永、师守成、李锦辉、苏发林、郭启全、张月芳、李义安、刘钧都曾是青海的曲艺“明星”,他们对河湟曲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今年88岁高龄的我省曲艺专家石永先生说:“能参加这次演出我非常高兴,河湟曲艺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支持。这次演出对河湟曲艺的创新与推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青海省国家级平弦传承人刘钧先生忍着身体的不适,坚持参加了演出,他说:“我一辈子都在演唱和研究河湟曲艺,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党的感恩之情、对艺术的热爱之心让我坚持来到了演出现场。”
青海平弦表演艺术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月芳女士说:“这次对河湟‘曲儿’表演形式的创新,很受大家欢迎。这场演出让我们看到了河湟曲艺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河湟曲艺将不再沉寂。”
河湟曲艺的渊薮与发展
《青海艺术志》记载,明朝初期,实行移民戍边及屯垦政策,从江浙一带大量西迁的汉族,将江南的说唱音乐带到了河湟地区。在流传过程中,这些江南音乐又与青海当地的小调、小曲结合,形成了青海独特的曲种。因为这种曲种起初大多在盲艺人中流传,所以也叫盲曲。盲曲就是河湟曲艺的前身。
《西宁府新志》记载,明孝宗弘治初年,西宁兵备道按察使柯忠,在城内北街创建养济院,收养老弱残疾、鳏寡孤独者,给予衣食补助,适当参与劳作。包括教授盲童学习弹唱技艺,使其成人后自立并维持生计。清乾隆、道光时期,仍开办养济院,并沿习旧俗,教授孩子弹唱技艺,直至1936年养济院解散。其时,西宁的很多艺人大多出自养济院,且普遍擅于唱“曲儿”。
清初湟中佚名文人《湟中札记》记载:“西宁盲曲,明初自江南跟戍民而至斯地,岁月渺沓,曲韵变异。今多为北韵,间为南韵,牌名则一如旧也。然盲人传唱,顺畅自如,缘有师也。府城街巷多有卖曲声,老媪少妇尤喜闻”。这段文字清楚地记载了明末清初,盲人在西宁府城街巷以卖唱曲儿为生的情景。
清朝时,不少商贾和移民进入河湟地区,又将其他地方的曲艺带到河湟地区,促使河湟曲艺进一步发展丰富,形成了不同的曲种。
新中国成立以前,河湟曲艺处于自我发展的状态,在民间流传。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实施,河湟曲艺的发展迎来第一个春天。不少曲艺队和演唱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为了发展青海地方剧种,青海平弦这种传统曲艺再创作后发展为了平弦戏,完成了从曲艺到剧种的嬗变。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河湟曲艺发展逐渐进入了低谷。
20世纪80年代初期,河湟曲艺再度起航。全省各地的文艺团队纷纷成立,对各曲种的研究也全面展开。河湟曲艺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到了20世纪末,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娱乐方式越来越多,人们对河湟曲艺的热情也越来越低。青海地方曲艺发展再次进入了沉寂期。
直到2006年,青海平弦、越弦、贤孝等河湟曲艺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河湟曲艺的发展逐渐进入了快车道。
河湟曲艺谋求创新
以前,河湟曲艺的演唱方式几乎都是坐唱,表演形式比较单调,也没有具体的组织管理,要么是农闲时由村里爱好曲艺的人自发组队演出,农忙时自然散去,要么是茶园式或家庭式的演唱。
河湟曲艺的演唱对场地的要求很低,不需要专门的舞台,有块空地就可以。演唱对服化道也没有什么要求,有时只要一把三弦,就可以演唱。因此,有不少人认为河湟曲儿难登大雅之堂。但是,河湟曲艺却有着文艺作品最为重要的根与魂,那就是坚实的群众基础。
多年来,为了发展河湟曲艺,让蕴含青海地方文化和特色的青海“曲儿”得到保护和传承,我省很多学者、专家的贡献很大。“早些年,我省曲艺专家王世哲、刘钧、张瑞清等老一辈学者、艺术家对河湟曲艺的挖掘和保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青海省曲艺杂技家协会副主席贾桂君说。
2009年,青海地方曲艺研究社成立。此后,河湟曲艺不管是从创作、理论,还是演唱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河湟曲艺的演唱也不再单纯拘泥于坐唱,开始从民间走向了舞台。
一个大胆的尝试
2019年,青海省曲艺杂技家协会的成立,更是为河湟曲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近年来,河湟曲艺的发展情况非常好。以前唱“曲儿”的大多是中老年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河湟曲艺的队伍。在互助、大通、平安、乐都等地,几乎村村都有自己的演出队伍。民间曲艺队伍宛如一颗颗繁星,洒在青海大地上。
我省曲艺表演艺术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义安先生说:“河湟曲艺是青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保护和传承好它。”
为了保护和传承河湟曲艺,我省陆续建立了许多传承基地。其中,大通有一个平弦传承基地,湟中有两个小调传承基地、一个贤孝传承基地,西宁城西区有一个越弦传承基地等。通过传承基地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带动以及演出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保护和传承河湟曲艺的队伍。为了河湟曲艺的长远发展,青海省曲艺杂技家协会还开展了“曲艺进校园”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曲艺的种子。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曲艺创作演出中,大家都听到了很多新“曲儿”。“起初,河湟曲艺演唱的内容都是中国传统曲目,如《大红袍》《林冲卖刀》,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艺人开始创作一些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曲儿’,如《抓壮丁》《抢亲》等,如今,河湟曲艺的创作已经紧跟时代,演唱和创作的内容很多是表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曲儿’,如反映脱贫攻坚、生态文明的‘曲儿’。不管是创作还是演唱,河湟曲艺的发展势头正好。”青海省曲艺杂技家协会主席祁芳说。
祁芳介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曲艺创作演出不管是表现形式、演出内容都做了一次创新而又大胆的尝试。这次演出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河湟曲艺未来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守正创新,守好曲艺扎根人民的底线,用创新的理念发展河湟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