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县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据广东省发改委消息,汕尾市陆河县是广东省东部山区县,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沿海经济带与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交接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首个“中国生态养生之乡”。但是,陆河县的工业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较薄弱,亟需走出一条符合当地产业定位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陆河县自然生态资源丰富,为螺河、榕江、梅江三大水系发源地,森林覆盖率达73.04%,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红锥林自然保护区和火山峰省级森林公园,具备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生态条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立和应用有助于推动陆河县生态产业链升级、产业格局优化,以及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全域旅游业融合发展。

一、探索建立GEP核算标准体系

  陆河县探索建立了符合本地生态实情的GEP核算标准,明确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步骤、具体算法、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等,并在完善过程中加强与GEP核算国家标准的衔接。目前,陆河县已完成2019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的核算,正在修编《陆河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经初步核算,2019年,陆河县域GEP总量为456.89亿元,约为当年地区生产总值(85.67亿元)的5.3倍,单位面积GEP价值量为46.32万元/公顷。其中,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总价值最高,达到440.55亿元,占全县GEP总量的96.42%,单位面积调节服务价值量为44.67万元/公顷;其次是生态系统供给产品总价值,为15.26亿元,占全县GEP总量的3.34%;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总价值为1.08亿元,占全县GEP总量的0.24%。2021年8月首次对外发布了GEP核算结果。

二、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一)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

农业产品占陆河县供给产品价值的近70%,是加强供给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抓手。一是加强农产品品质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加快以“三品一标”为主的绿色农产品原料产地和产品认证,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完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加强监管执法,增强生态产品质量监管能力。二是加快农产品品牌培育,着力打响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培育沉香、油茶、青梅、油柑等特色产业,加强“中国青梅之乡”等陆河核心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建设。三是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抓好国家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建设,引导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拓展农产品供应模式,推进社区支持农业发展,推广“家庭农场+合作社”多元生产供销模式,实施休闲农业工程,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

 (二)推进生态资产保值增值

调节服务是区域生态产品生产的核心,良好的生态资产是提供优良生态产品的基础。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全面深化美丽乡村南北景观示范带建设,夯实优美生态环境基础。一是继续改善林分结构,加强森林质量,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二是实施河湖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保护水生态系统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完整性。三是继续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能力。四是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探索生态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构建。

(三)创新促进文化服务价值实现

推动生态景区能级提升,是促进文化服务价值进一步实现的关键。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统筹片区联动发展,串珠成链、以点带面,变“盆景”为风景,打造“点上精致、线上出彩、面上美丽”的特色连片村及精品旅游线路。二是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生态旅游新业态。重点培育精品农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和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加强家庭农场、种养合作社、乡村民宿、粤菜师傅、农家乐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三是依托自然禀赋,打造花旅融合旅游模式。重点打造“花泉林歌,悠然陆河”品牌,建设水唇“世外梅园”、东坑“万亩梅园”、河田“十里荷塘”、南万花海度假区等特色景区,突出“花文化”主题,举办梅花、荷花、玫瑰等系列花节活动,以“花”为媒实现乡村全域旅游。

三、探索构建“1+4+1”差异化转化政策体系

  (一)形成一套专项激励政策体系

探索建立一套以GEP总量和年增长率为核心指标的专项激励政策体系。将GEP核算结果融入陆河县各项重大决策事项中,先行探索GEP核算结果在县里八个镇绩效考核评价中的应用,在科学开展生态资源调查、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对各镇考核的生态产品总值指标值,如生态产品总值年均增速、单位面积生态产品总值等指标及目标值。把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各镇财政转移支付额度、横向生态补偿额度、干部使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调动各级干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积极性,同时,对影响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的行为进行严肃问责、及时纠偏。

(二)组织四个片区组团发展

一是南部生态产业发展区(新田镇、河口镇):依托区域良好的产业生态基础,招引对生态环境依赖强的工业企业,推动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并充分挖掘国营吉溪林场生态产品供给潜力,探索林业农业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共进的生态产业发展路径。

二是北部生态旅游发展区(南万镇、螺溪镇):引进兼具开发实力与资金储备的专业运营商,以生态旅游综合体项目为抓手,积极探索森林康养与全域旅游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旅相适应的生态旅游发展路径,合理转化北部生态涵养区的调节服务价值。

三是东部农旅融合发展区(东坑镇、水唇镇):打造青梅旅游乡村特色发展模式,在发展青梅产业的同时,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村庄景区化,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美丽优雅诗意的农村风貌。通过三产融合发展,建设陆河青梅产业园,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优良植株,深化加工,完善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青梅影响力。

四是中部特色旅游发展区(上护镇、河田镇):依托现有温泉资源,加快上护温泉小镇项目建设,发展民宿、农家乐和农产品驿站,完善“食、住、行、游、购、娱”的一站式服务,构建农业观光型、游玩消费型、生态养老型的乡村旅游格局。重点建设河田“十里荷塘”,打造河田镇内洞村、圳口村“荷花观赏+蔬果采摘”产业基地,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价值。

  (三)探索搭建县级生态资源资产经营管理平台

在陆河县南万镇已成立两山(广东)资源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成立县级生态资源资产经营管理平台公司(简称“两山银行”),进行确权登记和自然资源改革,分别行使产权收储和资源提升、资源测量和动态管理、资源价值评估、资源项目增信、资源打包提升和市场交易、全过程风险控制等功能。通过新建、整合、嫁接等手段,在镇、村集体视情况成立县级“两山银行”的子机构、分平台,构建区级生态资产运营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