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市重启全市中小学生校服统一款式投票工作,在同步发布的《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生校服款式投票工作细则要求》及解读文件中,明确提出全市统一款式确定前各校需遵守的“三严禁”规定。此举引发关注,有观点指出,该要求与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服管理“应知应会”》中“原有款式获多数认可即沿用”的核心原则存在偏差,且未充分兼顾部分学生家长的自主意愿。
根据沈阳市发布的工作细则,过渡期“三严禁”(统一款式确定前)具体内容包括:一是严禁以任何理由要求学生统一着装(如“上白下黑”等非校服类统一服装);二是严禁以任何理由统一订购班服、运动服、文化衫等替代服装;三是严禁以任何理由统一订购原款校服,杜绝变相强制消费。文件强调,“严禁下发至家长群、班主任工作群等公开群组”。
然而,这一规定与教育部相关政策要求存在明显冲突。教育部2025年印发的《全国中小学校服管理“应知应会”》明确延续2015年四部委校服新政精神,提出“校服款式一经选用要保持相对稳定,原有校服款式获多数认可的可继续沿用”。政策同时界定,学校是校服采购的责任主体,需“在深入论证和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选用校服”,且需征得“相关年级2/3以上家长同意方可启动采购”。教育专家指出,沈阳“三严禁”直接剥夺了学校对原有认可款式的沿用权,即便某所学校的原有校服获得多数家长学生认可,也需暂停使用并参与全市统一投票,这实质上架空了学校的主体决策地位,与“学校是校服采购的责任主体”的政策要求相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有数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沈阳市中小学校服网络投票链接出现漏洞,疑似有供应商刷票,引发关注。8月20日,“全市统一还叫校服吗”这一话题强势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广泛讨论,话题阅读量超2000万。“沈阳全民票选校服背后有哪些隐忧”“中小学校服投票数异常被质疑刷票”“官方回应中小学校服投票数异常”等关联话题一周内多次登上热搜榜,引发多家媒体跟进报道、网友热议。全国网友围绕校服全市统一的合理性、安全问题、监管问题、文化属性等方面展开激烈探讨。

还有家长质疑,此次工作细则中强调的“严禁下发至家长群、班主任工作群等公开群组“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线上投票若缺乏有效监管,供应商刷票等违规行为难以杜绝,而禁止将投票信息发至公开群组,又使得投票过程缺乏透明度,家长难以监督。这种“既怕公开又难保密”的状态,让不少人对投票结果的公正性产生怀疑。有家长直言:“如果投票过程都不能光明正大,怎么保证选出来的校服是大家真正想要的?”冬季了还在选夏季校服,很难不让人怀疑是为了解决8月份内定的库存。“此外,一些学校也反映,细则中的“三严禁”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困难,比如如何界定“统一着装”与“个性化穿着”的界限,如何平衡全市统一与学校特色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截至目前,沈阳市教育局尚未对“三严禁”与教育部政策的适配性问题作出公开回应。如何在保障管理规范的同时,切实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和家长学生的决策权,成为沈阳校服管理工作亟待破解的关键。后续投票进展及政策调整,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是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或企业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