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比最初预计的更严重,那东南亚大米价格上涨的预期可能会阻碍菲律宾的进口计划。
惠誉集团旗下的BMI预测,从2023年到2024年,全球大米市场将出现供应短缺。对此,该研究公司预计价格斗争将继续下去。
“…但我们提请注意,现在已经确认的厄尔尼诺现象对我们的全球产量前景构成了下行风险,对价格构成了上行风险,尤其是对东南亚主要大米出口国的价格构成了上行风险,这将在过渡期间支撑价格,”电邮评论写道。
事实上,小马科斯(Marcos Jr.)政府的经济管理人员预计,菲律宾将相对毫发无损地度过这次天气现象,因为他们在之前的会议上没有改变增长目标。
当出现供应压力时,菲律宾会向其地区和全球贸易伙伴寻求帮助。2022年的情况就是如此,当某些商品供应短缺时,小马科斯政府会转向采取进口措施来填补缺口,抑制价格压力。
惠誉集团表示,他们的预测取决于2024年和2025年的全球大米盈余,将远低于2020年大流行前的平均水平。
如果这一发展成为现实,这可能会使菲律宾的进口计划偏离方向。荷兰国际集团(ING Bank)驻马尼拉高级经济学家Nicholas Antonio Mapa预计,如果大米供应不足,菲律宾可能会求助于自由贸易协定来储存大米供应。
他在周三的一封电子邮件评论中表示:“虽然预计厄尔尼诺的爆发将对粮食生产产生负面影响,但我们注意到,这将是RCEP实施后首次出现政府能够引入额外供应的情况,而产量应该会大幅下降。”
今年2月,菲律宾批准加入由中国支持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签署入盟协议时,该国政府表示,RCEP承诺对1718个农业税目中的大多数保持优惠关税。
即便如此,这种天气现象仍在过去几年给菲律宾全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压力。据上届杜特尔特政府估计,早在2019年5月,干旱造成的损失就高达80亿比索。水稻产量损失40.4亿菲律宾比索,超过14万农民因此受损,14万公顷耕地绝收。
雅典耀大学(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的经济学家Leonardo Lanzona哀叹,依赖进口并不理想,因为米价仍不会回落。
他说:“即使RCEP全面展开,情况也是如此,特别是因为该国已经在与越南和泰国进行贸易,这两个国家的大米价格相对较低。”
Lanzona解释说,控制大米价格的唯一方法是提高产量,增加当地供应。国家统计学家预计,第一季度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棉花产量达到了502万吨,较上一季度增长2.6%。
“然而,厄尔尼诺现象将影响包括菲律宾在内的所有国家的出口商。因此,米价不太可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