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青稞全产业链条,推动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稞研究室里,工作人员正在给一簇青稞幼苗喂营养液。在白炽灯的照射下,这簇幼苗显得格外鲜嫩。这簇青稞幼苗和它们的前辈一样,肩负着青稞家族的更新换代、造福高原人民的使命。

青稞,青藏高原特有的农作物物种,它从遥远的西亚传入我国后,在青藏高原找到适合生存的土壤。在不断驯化过程中渐渐成为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成为高原农牧民群众致富增收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从昆仑1号到18号

昆仑1号、昆仑2号、昆仑3号……昆仑18号,在省农林科学院青稞研究室,整齐摆放的玻璃瓶里,装着形态各异的青稞育苗种子。这些青稞种子以“昆仑”代号起名,每一粒种子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繁育故事,它们从田间、野外走进实验室,再从实验室到田间,完成青稞家族改良的使命。

长期致力于研究青稞选育工作的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国家麦类改良中心青海青稞分中心主任吴昆仑介绍,青稞是唯一在高寒地区成长成熟的粮食作物,青藏高原的气候、海拔和土壤都适合它的生长。

“青海海拔高,农作物生长周期短,青稞一年只长一季,这对选育工作很不利。”吴昆仑说,每年七八月份,青稞育苗种子成熟后,科研人员带着种子到气候暖和的云南。到云南后迅速播种,来年三四月份带回青海再播种。一年不停地反复播种,加快青稞育种的力度。

“青稞选育过程极为艰辛,一株青稞从选育、命名,到最后推广使用,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吴昆仑说,一年三四百株配置组合的种子,有时候选不出一株有用的。对科研人员而言,一生中最多也就选育出几个品种,其间经历的失败是常有的。

青海面积大,每个地方的气候、土壤区别大,单纯的一个代号的品种并不适应在全省青稞种植区推广。吴昆仑说,在青稞选育过程中,他们几乎走遍了省内外青稞种植区,并定期到野外采集野生青稞。从这些地方采集的种子带回实验室繁育,等繁育成功后又带回各地的试验田试种,以此鉴定在不同地方试验田的生长习性,最终选择性地在某个地方推广种植。

“从昆仑1号到昆仑18号,每个品种都有各自的习性,如有些品种适宜在海东一带的脑山地区生长,有些品种则在海南、海北一带高寒地带生长,它们之间选育时间虽然有前后之分,但没有优劣之分,作为一个品种一直播种到现在。”吴昆仑说。

一粒青稞浑身是宝

青稞作为一种粮食作物,在青藏高原地区发挥着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在几代育种人的努力下,我省青稞种植面积和产量每年递增。截至目前,种植规模达到约7.3万公顷,年产量达到约20万吨。其中亩产最高达到621公斤,这是青稞在我省有种植记录以来的最高产量。

科技工作者多年的潜心研究,已使我省青稞科研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我省青稞产业化技术创新团队研究方向从最开始比较单一的品种选育,到目前的青稞优异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创制、青稞育种技术与新品种培育、青稞绿色增产技术模式、农产品精深加工、品质评价、功能保健因子发掘及功能评价、功效成分提取及分离纯化等多方向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以青稞品种选育为核心、较为完整的青稞遗传育种和食品加工的学科链体系。

跟青稞打了半辈子交道,吴昆仑对青稞怀有一种深厚的感情。他说,青稞是一种多元作物,作为青藏高原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青稞具有不可替代的粮用价值。青稞的秸秆、青苗是畜牧业的补饲饲料,具有重要的饲用价值。从高产粮用、粮饲兼用到加工专用,从传统的农家品种选拔,到生物技术为主的自育高产品种、自育高产高品质兼顾品种,再到现在的多元、优质品种阶段,我省青稞的发展离不开优良育种的支撑。

随着科技的进步,青稞除了粮食以外的保健功能,也逐渐被科研人员发现和挖掘,科研人员从青稞身上提炼出β-葡聚糖、黄酮、母育酚、γ-氨基丁酸等成分物质,并得出研究结论,青稞是β-葡聚糖含量最高的麦类作物。

β-葡聚糖是一种重要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降血脂、调节血糖、调节肠道和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能,对提高青稞附加值、加快青稞产业化开发、促进农牧民增收有着重要作用。

青稞附加产品风生水起

青稞饮料、青稞面、青稞面包、青稞蛋糕、青稞饼干、青稞麦片……随着研究力度的加大,作为粮食作物的青稞,正以一种新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在吴昆仑眼里,青稞就像青藏高原上生活的牦牛、藏羊一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应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造福广大农牧民群众。他说,目前我省科研团队、企业等开发出青稞加工产品多达几十种,部分产品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在商场、超市等。

1公斤青稞,如果加工成青稞米,效益可增加一倍;如果加工成青稞麻花、青稞饼干、青稞麦片,效益可增加10倍;如果加工成γ-氨基丁酸营养健康粉,效益可增加150倍。这背后是青稞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效益,也是科技点石成金的力量。

吴昆仑说,青稞选育的最终目的不再单纯是追求产量,而是在增加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它的品质。青稞品质的提高,对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除了育种,还需加大产品研发力度,通过“多条腿走路”,研发青稞产业的拳头产品,形成龙头企业带动扩大市场、产业链其他相关企业跟进发展的格局。

青稞产业链条的延伸,从根本上促进了种植户的积极性。目前,我省青稞加工量已占青稞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从事青稞生产加工的企业有18家,青稞商品化率达到83%以上,加工率达60%以上,是全国青稞加工转化率较高的省份之一。

青稞给种植户带来的收入显而易见。近三年来,青海青稞产业化技术创新团队研发的青稞“昆仑”系列新品种年均种植面积超过3.33万公顷,占我省青稞播种面积的50%以上。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20年,仅青海青稞产业化技术创新团队就帮助种植户累计增收近7亿元。

青稞研发水平有待提高

科研水平的提高,青稞的利用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在吴昆仑看来,我省在青稞的附加值产品研发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去推进。目前,我省青稞唯一做到产业化的是青稞酒。

吴昆仑说,从目前来看,公众对青稞的认识还不到位,市场开发出的产品也比较单一。从市场需求来看,反映不出青稞的特色。对大众而言,小米怎么吃都比较清楚,但对青稞缺乏基本的了解。其实青稞与燕麦、荞麦的属性大致一样。它作为一种杂粮,与燕麦、小米等也有着同等的食用价值。燕麦片打开了市场,已经被公众广泛接受,青稞却没有真正做到。

在吴昆仑看来,技术研发只是一个方面,青稞要真正走向市场,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企业、农户要联合起来,要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需要开拓市场、需要资本的介入等。

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多样的高原生态环境、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地位,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瞄准绿色这一青海最大的优势、最鲜明的特色,我省需要加快青稞全产业链条,推动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