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西省政府网站消息,全市富硒农业产业怎么干?富硒产业经营主体如何跨越“平台期”、按下“加速键”?富硒产品如何更好“走出去”?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新出台的《阳泉市2025年富硒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
日前,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新出台的《阳泉市2025年富硒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在之前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将在科技、标准、品牌、主体、服务5个方面再聚焦,实现“五个提升”,力争到2025年年底认定富硒龙头企业10家以上、富硒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以上、富硒标准化示范基地10家以上,“阳泉硒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超60家,认证富硒产品160个以上。
富硒产业是新兴产业,也是未来产业,从起步期到提升期的跨越,尤其需要科技力量“托举”。今年,我市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强“产学研用”协作,深度对接高校、专家,开发一批富硒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具体来讲,我市将依托山西农业大学阳泉富硒产业研究院,积极对接国内高校、专业研究机构,为富硒产业基础科研、品牌培育、市场营销提供智力支持。与此同时,我市将加快科技转化应用,推进以生物源有机硒为原料的富硒营养食品、功能性食品、特膳食品等新产品研发及标准建设;加强与土壤健康徐明岗院士工作站的交流,加快富硒肥料、富硒土壤调理剂等研发,保障全市富硒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
筑牢富硒产业根基、确保富硒产品质量安全,应在标准提升上下功夫。今年,我市将围绕主导品种,按照“有标采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全程贯标”的原则,加快完善产地环境、品种种质、生产技术、加工储运、包装标识等方面的标准;指导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等各类主体按照已公布的富硒生产技术规程、加工技术标准、富硒食品含量标准等进行标准化生产,实现富硒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全程贯标。
品牌就是市场。有了叫得响的品牌,好产品才能卖上好价钱。今年,我市将锚定做大做强“阳泉硒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目标,健全品牌政策扶持、宣传推介、资源整合、监督管理和品牌保护等制度,打造由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有品牌和产品品牌组成的“富硒+”品牌矩阵。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市要集中力量开发“阳泉硒品”大礼包,支持企业开发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产品,全面提升“阳泉硒品”品牌形象;利用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拓展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力争“阳泉硒品”线上销售产品超100种;媒介宣传、对外推广“两手抓”,提高“阳泉硒品”认知度、美誉度,在扩大产品影响力的同时,吸引更多企业、技术、资金“走进”阳泉。
各类主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引领带动富硒上下游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今年,我市明确“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的思路,将着力培育富硒龙头企业10家以上,重点支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成长性良好的加工企业10家以上,打造富硒标准化种养基地10家以上。此外,我市将推动“富硒+”农交旅深度融合,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等乡村旅游资源,将我市富硒农产品产地“串珠成链”,让消费者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品尝富硒美食、感受富硒文化、带走富硒产品。
下一步,我市将加快完善富硒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以地方立法形式确立富硒产业战略地位,组建富硒产业发展办公室和产业发展协会,积极组织高规格富硒产业研讨会及培训活动;强化金融保险双向赋能,推进涉硒重要农产品政策性保险全覆盖,推动银行扩大富硒产业贷款,为富硒全产业链发展提供要素支持;开展富硒土壤普查,推进天然富硒土地认定,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