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省发改委消息,智能工厂内,机械臂运转流畅,精准作业;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一派繁忙……时下,在德州这片土地上,到处是紧张有序的建设场景。一个个“时间刻度”记录着城市更新的坚实步伐,一组组“进度条”不断刷新着德州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速度。
提速——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在天衢国际会展中心施工现场,建设者们正与时间赛跑,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创新性地采用了“建设+运营”双轨并行机制,土建工程与展会筹备工作同步高效推进。3月11日,在项目现场进行装饰装修及飘带钢结构施工的同时,2025年德州市暖通空调及通风设备基地采购展览会的招商工作也已紧锣密鼓地同步启动。
“我们一方面紧抓项目建设,一方面注重联动运营,力求天衢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即办展’,从而实现场馆价值与经济收益最大化。”项目负责人张子健表示。
在平原县三唐乡,杨庄水库项目同样如火如荼,150余辆施工机械全部投入作业,全力冲刺今年的建设目标。
而在中心城区初期雨水治理及雨洪资源利用项目现场,调蓄池、再生水厂及泵站主体工程都已初具规模,装饰装修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一个个项目加速推进的背后,离不开德州各级党委、政府的贴心服务与全力支持。
他们争分夺秒抓项目、全力以赴拼经济,通过领导包联、部门提前介入、专人对接等一系列“硬核”举措,从资金、用地等多个方面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全方位保障。
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创新服务举措,进一步压缩办理周期。强力推进“一件事”集成式服务改革,实行“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次办好”,确保项目能够提前开工、安全施工、顺利完工;创新实施“精准服务+高效审批”新模式,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多部门协同帮办;采用“五步工作法”闭环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堵点卡点问题,“三全”集成服务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
一年之计在于春。德州以“拉满弓”“上满弦”的昂扬姿态,坚定不移地谋划项目、推进项目、落实项目,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同时,强化土地、资金、人才等关键要素的保障力度,着力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以大项目、好项目的成功落地为基础,积蓄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和后劲。
提质——优质产业项目唱主角
抓项目即抓发展,谋项目即谋未来。德州在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更注重把握经济脉搏,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效推进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新项目,为德州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
先导科技半导体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月13日,在先导科技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忙碌施工。该项目位于天衢新区崇德八大道东侧、尚德五路南侧,总投资达50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0条生产线,可生产激光雷达、射频传感器、激光发射及接收器件、3D模组等十余种产品。
目前,项目二期8栋厂房的基础验收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一层主体结构的施工,预计今年10月全面竣工。投产后,年产量可达100万台激光雷达,年销售收入预计达到80亿元。 项目建成后,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激光雷达核心芯片自主可控,填补国内激光雷达行业全链条生产项目的空白,为德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在德州,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优质产业项目不断增加。特别是今年,全市列入省重大和省重点的项目共计105个。为进一步推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支撑并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市发改委组织重点项目集中攻坚,深入落实重点项目常态化谋划储备机制,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强化产业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改善社会民生等方面,积极推动更多项目纳入政策性资金支持范围。
“我们将分解省、市、县重点实施类项目的投资进度计划,按照关键时间节点督导推进。对于未开工的重点实施类项目,我们将加快审批流程、落实要素保障,力争在5月底前实现所有实施类项目开工。同时,加快准备类项目的研究论证和手续办理进度,落实建设条件,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重点项目建设保障中心主任张培辉表示。
高质量项目引入,如同为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不仅带动了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更激发了创新活力,推动了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以项目的“含金量”提升产业的“含新量”。
提效——项目建到群众心坎上
在选取和建设重大项目时,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重点项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市文化科技中心和市体育公园正是生动诠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理念的重点民生工程。这两个项目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占据了最为繁华的黄金地段。如今,市体育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而市文化科技中心则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的需求,显著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
我市还围绕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物流等问题,新建了一批学校、医疗设施和物流会展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投用,不仅显著提升了德州的基础设施水平,更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便利。
去年,我市多个项目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德工文创园为城区周边休闲旅游增添了一处充满情感记忆与文创元素的活力街区。中心城区首条城市高架路——运河大道改造一期项目,以及大学路东部地下管廊及地上设施一二期、东风路跨岔河东大道立交桥项目均已竣工通车,有效缓解了主城区的交通压力。东部医疗中心项目已高标准完成一期建设工程,并顺利投入使用。
以项目之“进”夯实发展之“基”,惠及民生之利。德州正以项目建设的时效性推动城市更新的实效性,通过一系列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生根,为赶超跨越积蓄了更强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