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省政府网站消息,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时下政务服务领域的高频词。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提高行政效能”“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
我市企业群众,对“高效办成一件事”早已有切切实实的感受。自2021年起,德州开始探索将群众和企业各种办理事项,整合成出生、上学、开办企业等用户视角的“一件事”,推出群众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服务,并且持续迭代升级。多年来德州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与此次国家层面改革的主线一脉相承。
立足服务视角 一揽子事一次办
不久前,乐陵市民何捷电话咨询自己的退休手续如何办理,被窗口工作人员告知:“您的退休申请,单位已网上提交,请安心等待,养老金下个月便可正常领取。”
“真方便!以前我姐退休时,跑了好几个部门,交了一堆材料。”何捷感叹。而这得益于我市推出的高效办成退休“一件事”。“一件事”将政务服务从以部门权限为主的办事视角,转向了群众需求为主的服务视角。
“一件事”指什么?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王拥军表示,对群众而言,“一件事”就是个人生老病死、上学、就业、退休等经历中的一种。但在政务服务管理中,每一种都包含多项许可、涉及不同的部门。以退休为例,涉及人社、医保和住房公积金等部门的多个审批事项,部门多、事项繁,经常让申请人“手忙脚乱”。归结为“一件事”后,实现“一揽子事一次办”,在一个窗口或是网上提交就能办理。
“一件事”跟以往各地推出的“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等政务服务有何不同?
记者了解到,“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多数情况下指在办理“单项事”时只跑一次,可能只涉及单个行业主管部门。此前,各部门探索各种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往往是部门觉得“减到底了”,但群众办事获得感并不明显。按“一件事”梳理后发现,各关联事项之间有材料可以共享、有环节可以并联,又可以进一步优化提升。
“按照企业和群众所需去改,‘一件事’找准了政务服务改革的切入点,切口小,撬动大。”王拥军说。
近年来,我市在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两批21个“一件事”和省政府办公厅100个“一件事”基础上,直面企业和群众办事痛点,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出40个德州特色“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涵盖投资经营、项目建设、产业支持、人才服务、民生保障和居民消费6大板块,涉及10个牵头部门的145个政务服务事项。
线下“只进一门” 线上“一网通办”
7月19日,在德城区天衢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通过开办餐饮店“一件事”窗口,德城区杨洋羊汤店负责人杨洋当场领取了食品经营许可证、户外招牌设施设置同意书领取凭证,实现了群众眼中“一件事”一次办。
线下“只进一门”的同时,很多高频事项也实现了网上办、掌上办,不见面即能办成“一件事”。
“只进一门”,关键在部门协同。在尽可能将“一件事”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列入联办范围后,我市按照“首个办理单位为牵头单位”的原则,明确“一件事”改革牵头单位。牵头单位带头改革,协同部门鼎力协作,突破体制机制束缚、突破原有工作程序,将分属不同单位的多个事项合成由“一个政府”办理的“一件事”。
如今,在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机构,“一件事”专窗、“一件事”专区随处可见。
“一网通办”,核心在打通数据。在山东政务服务网德州站,我市搭建“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申报模块,为高效办理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依托政务服务外网公共服务域,建立链式审批多部门联办平台,实现数据在不同部门间流转。
在并向发展、归集关联“单项事”的同时,德州的“一件事”改革还实现纵向发展,串联起企业从开办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的各个重要阶段。
日前,在德州市政务大厅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专区,袁冬前来申请开设医院。只提交了11项材料、用时5天,他便拿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放射诊疗许可证、麻精印鉴卡等3个证书,而以前办理这些证书至少需要40个工作日。当天,通过提交“容缺办理”承诺书,袁冬还办理了207位医师、护士的执业证书。
袁冬享受的一站式服务体验,得益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出的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改革。
作为“一件事”改革的升级版,通过建立线下线上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专区,我市将企业从开办到注销过程中涉及的高频事项进行系统集成,有效整合精简事项表单、申请材料和办事流程,实现涉企事项“集成办、一网办、专区办、智能办、合力办”。
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通办”,让企业群众多部门、多窗口、多次跑变为一部门、一窗口、零次跑。
基本服务更便利 增值服务更走心
《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提出“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异地事项跨域办、政策服务免申办”的要求,体现了“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目标导向。
比如我市推出的“信用+承诺+容缺”三联动极简办改革、“德州政务在京办”等,以及发起建立全国首个黄河流域市县一体政务服务通办圈,搭建惠企惠民政策“免申即享”政策通平台等,这些持续探索优化的政务服务内容精准回应了企业群众需求,不少改革举措在全省乃至全国“出圈”。
“‘一件事’能办成,要靠服务理念、服务内容的转变。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变以前的‘有什么给什么’为现在的‘要什么给什么’。贯彻这一理念,当下我们的重要抓手就是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这也是《指导意见》提出的要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田伟说。
基本政务服务,重点是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便利。如今进入增值化服务阶段,政府重点转向对企业的悉心培育。
“项目帮办人员不仅帮助我们办理审批业务,还联合银行给我们提供融资服务辅导,提供了500万元的项目启动资金,让我们尽快开工有了保障。”日前,平原县晟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修磊高兴地说。
聚焦农业化工产业,平原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推进增值服务,联合银行、企业开展“政银企互动”,项目管家与金融管家联合服务,在项目筹划阶段即统筹协调企业贷款意向银行,为企业提供金融辅导服务,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
“时下,经营主体的需求不断拓展。除了办理证照等基本政务服务需求外,企业对人才、金融、科创等社会服务和市场服务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加。为此,我们推出增值服务,满足企业所需。”田伟说。
像平原县一样,我市各县市区都选择了各自的优势产业链,积极梳理产业发展共性、个性需求,找到强链补链延链方向,加快服务从“基本”走向“增值”。
市级层面,自今年3月起,德州市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线上专区增加了增值服务模块。点击进入后,企业诉求、项目服务、金融服务、开放服务、中介服务、科创服务、知识产权、法律服务、资源汇聚等服务项目一览无余。以前查询相关政策、资源,企业需要多次跑部门机构多方打听,或者在网上“大海捞针”式搜索,现在一个平台就全部搞定。
此外,我市还选择餐饮店、药店等37个行业,推出“合规指导”等增值服务,全面梳理不同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在企业领取证照时,同步送达企业合规管理提示,引导企业依法经营,提高“免疫力”。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正在构建为企服务新生态。田伟说:“做好增值服务并不容易。整合政府侧、市场侧、社会侧涉企服务资源,打造增值服务‘大联盟’,政府要更走心,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