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省发改委消息,“超级黄金周”已过三日,青岛旅游市场“走新”又“走心”,氛围感拉满。
场景新,业态活。中秋佳节,“蓝梦之星”号邮轮盛大首航,游客踏上“中秋逐月、喜迎国庆”之旅,青岛成为全国第三、北方首批国际邮轮复航城市;老城区里,首部街区实景沉浸式话剧《寻找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博物馆及黄县路首演,老舍作品中的说书先生、店小二、卖花女就在身边穿街走巷,一街一景在历史与现代的穿越中“活”了起来。
国潮起,消费兴。汉服巡游、满月灯会、国风乐坊……大型国风沉浸式系列活动“奥帆奇妙游”带来一场场互动体验,游客停留时间延长,文旅消费逐渐升温;精酿啤酒节、月下音乐会、一起趣握爪、海风咖啡节,金沙滩啤酒城的IP“哈舅”摆上“哈舅市集”,城里城外人头攒动,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上述旅游供给侧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无不是灵敏把握市场需要的微观呈现,当然亦是青岛假期旅游市场最抚人心、最激信心的地方。
俗话说:“工不枉人,地不亏人。”携程数据显示,假期首日目的地为青岛的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82%,跨省游订单量同比增长518%;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崂山上榜“2023中秋十大热门赏月地”。
国家层面的重磅利好同样鼓舞人心。假期首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媒体正式发布。新机遇已来,青岛如何抢抓“风口期”,通过创新优质供给提升旅游的竞争力,尤为关键。
提升旅游的竞争力,要优先提振旅游“新消费”。假日消费是观察旅游经济走势的关键窗口,如何以推动假日旅游消费升级为起点,拓展大众旅游的消费体系?青岛正在推出具体的实践路径: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加大旅游惠民力度,策划推出主题性强、参与度高的文旅消费季、消费月等;提升旅游消费服务,着眼“吃住行游购娱”,提升线上和线下消费便利度,支持发展共享旅游消费,打造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提升旅游的竞争力,要重点发力旅游“新供给”。当前,旅游消费需求正向多样化、个性化转变,从“有没有、缺不缺”已经跃升至“好不好、精不精”。业态的培育、新场景的营造是刷高这份旅游“成绩单”的必答题。具体怎么“答”?综合青岛市相关部门针对“超级黄金周”前后推出的种种措施看,主要归结为“六步法”: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支持邮轮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娱会展消费,鼓励投资建设大型文化旅游项目,打造旅游核心吸引物;二是丰富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体验,突出时尚购物、特色餐饮等主题,扩大休闲游、乡村游、海岛游等周边游休闲度假场景开发,支持露营、民宿等发展,提升游客停留时间和过夜率;三是做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立体化文章,常态化开展庭院演艺、城市音乐角等活动,推进名人故居开放利用;四是持续挖深挖潜海洋文化、工业文化,做好啤酒文化与旅游结合,活跃文旅新业态;五是拓展基于电影之都、音乐之岛、博物馆之城等城市名片的典型场景,办好特色节会,用好数字文化优势,以科技为文旅融合创新赋能;六是加快“文旅+农业”“文旅+体育”等联动,搭建高质量发展生态圈,释放旅游业发展乘数效应,全方位提升旅游优质供给。
提升旅游的竞争力,要坚决做好旅游“新服务”。旅游供给“走新”又“走心”的尺度,丈量着一座城市旅游服务的态度。“去哪儿游”“路堵不堵”“人多不多”等具体关切正是旅游目的地需要回应的“服务之问”。如何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给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其实在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有更多新的发力方向。比如,推进智慧旅游,动态发布旅游消费提示,游客在出行前就能依据相关信息选择出游目的地和路线;逢客流高峰及时发布弹性旅游产品,监控交通流量、景区流量并实时发布,科学引导游客分流等。
旅游业是青岛重要的城市面孔,它牵动市民情感,更关乎经济活力。节前,青岛通过了“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强化“一盘棋”意识,抓好国际邮轮复航和黄金周市场提振关键节点,用好各级政策撬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既要有节点创意,更要有长远谋划,在旅游品质提升攻坚中迎难而上,打造文旅加速复苏的“青岛样本”,更好地赋能城市经济增长和人民美好生活,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来了青岛,爱上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