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省政府网站消息,新鲜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从收获到端上餐桌,需要多长时间?随着我市整合企业资源,打造出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存储、物流、销售、服务等于一体的农产品供应链,这段流程短短一天即可完成。
除果蔬类供应链外,我市还打造了涵盖大姜、苹果、西洋参、牡蛎、鲍鱼、海带等威海特色农产品的供应链,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全省农产品供应链绩效考核中获得第一名。“建设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既能有效破解产品配送、销售等难题,实现农产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快速流通,更能保证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给农民和企业增收。”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三级主任科员张宝岩说。
从“田头绿”到“餐桌鲜”的过程,在一枚牡蛎身上可见一斑。在养殖基地经过清洗、低温分拣加工等工序后,会有专门商超团队上门负责收购、冷链运输,分发至各地商超进行销售,市民最快可以当天吃上新鲜收获的本地农特产品。
运输“一路绿灯”带火了当地牡蛎产业。在乳山市华新海产园,牡蛎清洗现场一片忙碌。养殖户迟玉波介绍,搭上我市打造的农产品供应链“快车”,牡蛎需求大幅增加,售价水涨船高,他们的养殖面积已从2000亩扩大到30000亩。“现在,有近百名村民在海产园实现‘家门口就业’,每人每年能收入8万元到10万元。”他说。
随着成功案例不断涌现,我市开始进一步深化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建设,从整合生产主体、建立健全冷链物流体系等方面发力,把更多农产品纳入农产品供应链体系,让全市更多农特产品卖得动、销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