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省发改委消息,为深入推动潍坊制造业转型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近日,我市制定出台《关于推进“五个优化”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市90%以上的规上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先进产能比重、企业管理、产品质量和企业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经济效益大幅提升;重点产业生产装备数控化率达到80%以上,行业龙头企业生产装备数控化率达到90%以上;“5+10”制造业重点产业特色更加鲜明、配套更加完善、集群发展格局更加凸显;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完善,绿色发展推进机制基本形成,企业节能降碳水平全面提高,市级以上绿色工厂达到100家以上;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年营业收入稳定在1.5万亿元左右,打造形成富有特色的国际绿色动力城、元宇宙产业城、中华预制菜第一城。
优化提升技术工艺。引导企业在技术更新、工艺优化、装备升级、数字赋能等方面加大投入,通过先进技术装备,系统改造生产工艺和流程,全面推进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显著减轻劳动强度,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环保水平。
优化拓展产品体系。鼓励制造型企业增加服务要素投入,加快由提供一种或几种产品向提供不同应用场景的系列产品转变,由单纯卖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推动企业从“一打一”向“多打多”转变,从赚取加工利润向获得更多增值服务效益转变,从一次性产品交易向持续战略合作转变,推动制造产品系列化、高端化、品牌化。
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赢市场、以质量树品牌,实施制造精品战略,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和品质标准,不断提高产品美誉度,筑牢企业长远发展根基。
优化完善产业链条。树立“生态至上”理念,加强产业研究,全面深化提升“链长制”。强化产业链思维,整合集聚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类资源,实现沿链聚合、集群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资源整合,打造一批具有潍坊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
优化提升经济效益。牢固树立价值导向和市场化理念,坚持政策引领、企业主体、市场决定、创新驱动、项目推进,支持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强化运行协调指导、创新平台赋能、减轻企业负担、市场化资源配置等方式,增强企业活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价值链高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