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枣庄市加快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步伐

据山东省政府网站消息,2021年,枣庄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出台了《关于支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的政策措施》20条和《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20条。枣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邵士官告诉记者,双“20条”出台一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加快了“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步伐。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69.1亿元,增长27.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7.9个、9.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3位。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产业发展投资平台质效双升。枣庄发挥市财金集团“产业+金融”特点,整合基金管理人、投资机构的资源,将财金集团打造成为“双招双引”的重要平台。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放大作用,枣庄市政府引导基金及参股子基金累计完成投资11.35亿元,投放项目27个。1亿元规模的医药基金已出资到位,枣庄高端装备产业基金已通过省新动能基金审批注册。市、区(市)两级成立总规模20亿元的技改基金,去年集中投资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改示范项目11个,完成投资2.2亿元,完成银行贷款3.5亿元。

中小企业云平台不断完善。累计认定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32家,其中省级25家、国家级3家。2021年新认定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家,认定工信部“重点支持国家小巨人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1家;10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申报数字化转型示范平台,进驻企业2000余家。

科研平台建设持续加强。8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获批,1个省重点实验室通过省科技厅现场考察,山东省储能电池技术创新中心获2021年度第二批拟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筹建批准,4家院士工作站通过省科技厅备案。9家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家企业入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3家企业认定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人才引进培育实现突破。2021年成功举办“创业枣庄·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吸引创业项目455个,现场签约9个,成功落地16个。柔性引进人才115人,评选枣庄英才31人,评选出第四届“鲁班工匠”10人。24人被评为“齐鲁乡村之星”。

  跑出招商项目加速度

招商签约加速。“枣庄(上海)产业促进中心”“枣庄(长三角)高端制造业转移基地联盟”成立,“中国·枣庄(长三角)高端制造业转移基地网”开通,“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业产业园”等16个项目集中签约。2021年全市累计签约10亿元及以上项目153个,50亿元及以上项目49个,总投资200亿元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项目正式签约。

要素保障有力。2021年全市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383亩,其中用于工业项目4720亩,全面保障了省、市重点工业项目落地建设。累计挂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18宗635亩,弹性出让工业用地40宗1137亩。

审批流程优化。出台《优化提升社会投资拿地即开工(带方案)类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施细则》,对社会投资拿地即开工类建设项目审批主流程15个工作日限时办结。对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限时办结,主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7个工作日。

项目服务全周期。在全省率先出台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制度,落实“市级领导帮扶、项目库动态管理、市直部门帮包、项目推进专员服务、问题反馈化解、督导考核”等“六位一体”推进机制,形成从项目谋划入库、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的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服务新模式。全市项目建设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181个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2751亿元,年度投资737.5亿元,鲁化己内酰胺等90余个项目竣工投产或部分竣工投产。

  打通资金支持渠道

加大资金奖补力度。2021年预算安排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专项、科技创新发展资金1.35亿元,在年初预算安排相关资金较紧张的情况下,市级财政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全力保障“工业强市、产业兴市”财政政策兑现。全年共兑现各项财政政策1.45亿元。其中,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资金7913万元、人才资金3984万元、科技创新发展资金2623万元。针对以往奖补政策分散、申请流程繁琐、足额兑付难等突出问题,创新性地打造“枣惠达”财政奖补集成服务平台,打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实现财政奖补资金免申即享、即申即办。

丰富融资服务方式。出台加快枣庄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文件,3家融资担保机构为123家次企业提供4.8亿元担保,3家应急转贷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180家次,服务金额达30亿元。推动小微企业银税互动,2021年贷款户数1010户,贷款余额达到8.04亿元。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13.33亿元,再贷款17.07亿元,“0”利率再贷款资金7353.62万元。税务部门为89户纳税人授信7640万元,贷款总额7810万元。

金融活动成效显著。成功举办2021中国(枣庄)资本赋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大会和2021第三届山东(枣庄)普惠金融改革发展论坛,与13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政务服务更高效。率先建立“异地受理、属地审批、就近取证”的营业执照跨区域通办服务模式。推进企业营业执照与许可证件联合开办、联合变更、联合注销“三联办理”,实现企业开办掌上办,市场主体“准入也易出”。在50个行业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实现“一证准营”。实现各部门、各层级、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互联互通,电子证照免提交应用。开设帮办代办专区,成立帮办代办队伍,公布帮办代办事项清单,对市级重点项目实现“一对一”精准帮办代办服务,共协助1435家企业办理有关业务,叫响了“枣办好”政务服务品牌。

需求回应更快捷。实行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企业开办当日办结、全程零费用,全流程时间压缩70%,最快40分钟即可办结。全面深化企业简易注销改革,企业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为20天。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窗办结”“立等领证”新模式,由1个工作日办结压减到2小时内办结。水电气热接入“一窗受理”联合报装。出口退税办理时间压缩到4个工作日内。跨境贸易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7.35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2.21小时,实现“单一窗口”覆盖率100%。

执法环境更优化。落实执法司法平等保护机制,依法妥善处理各种涉企纠纷,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与其他市签署《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跨区域交流协作框架协议》,推动知识产权速审裁判。2021年受理一审民商事涉企纠纷12417件,审结11127件,受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案件180件,审结160件。社会治安实施部门联处、社区联防、专群联动“三联工作法”,实现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发案数、涉案金额、参与人数“三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