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海省政府网站消息,记者近日从青海省商务厅获悉,近年来,以高原冷凉蔬菜、冷水鱼为代表的“双冷”农产品出口表现亮眼,成为全省外贸增长的新亮点。今年1月至9月,全省农产品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出口额达5.9亿元,同比增长52.8%,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冻鳟鱼及相关产品出口3.7亿元,增长1.4倍,出口值继续领跑全国,蔬菜出口3986.4吨,增长2.3倍,枸杞、冷凉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出口规模和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据悉,省商务厅通过强化政策与服务保障,修订完善外贸支持政策,提高重点展会、出口信保等支持比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并深入西宁、海东、海南等重点产区开展“送政策到户”活动,宣讲生产经营成本补助、信保等政策,有效激发企业出口积极性。在品牌与认证建设方面,支持企业开展国际认证,并通过“青海家宴美食出海”等模式带动多品类农产品出口。同时,积极拓展多元市场与物流网络,通过组织青海—香港、澳门经贸交流、在东南亚、中亚等地举办经贸推介会等活动搭建国际合作平台,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提升“青字号”农产品国际影响力。引导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支持企业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重要节点建设海外仓,为“双冷”产品建立稳定的海外支点。
在省商务厅的统筹指导下,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立足资源禀赋,积极对接国际市场,推动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实现多点突破、体系发展。西宁、海东等冷凉蔬菜主产区持续拓展出口渠道,推动大白菜、彩椒、马铃薯等特色蔬菜成功进入中亚、东南亚及澳门市场,首次打通向南亚国家的陆路蔬菜出口通道,海东冷凉蔬菜实现今年出口澳门零的突破。海南藏族自治州等冷水鱼产区则着力强化质量提升、品牌建设与国际认证,推动冻鳟鱼等水产品出口实现大幅增长,形成“双冷”引领、多品类协同的外贸新格局。同时,种质资源出口取得实质性进展,藜麦种子成功出口西班牙、丹麦等欧洲国家,油菜种子出口蒙古国,进一步提升了“高原冷凉”品牌的科技内涵与国际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