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营经济发展迎来“开门红”

据青海省政府网站消息,记者近日从青海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到,青海将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打出强支持、优环境、促创新、增动能“组合拳”,持续巩固民营经济发展基本盘,一季度实现民营经济发展“开门红”。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青海省私营企业新登记3738户,累计总户数13.79万户;个体工商户新登记9848户,累计总户数40.40万户。民间投资降幅持续收窄,制造业投资增长55.2%,硅基新材料、高纯晶硅等民营企业项目拉动作用显现。

为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青海省发展改革委组建民营经济发展局,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完善政府主动问计求策的程序性规范。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召开62场对接会,征集民营企业意见建议。建立问题诉求协调推进机制,实行问题建议“收集、转办、跟踪、反馈”闭环管理。

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痛点难点堵点,青海省健全完善民营经济“1+N”政策矩阵,制定青海民营经济33条,协同推出支持经营主体发展10条、促进服务业发展47条、金融支持23条、税费服务20条等配套政策。开通“惠企政策直通车”、上线“青海民营经济”公众号、编发“政策快享”口袋书,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政策集成效应初步显现。

在此基础上,青海开展常态“助企暖企”行动,提振市场信心。建立健全“党委政府主导+行业推进+工作小组+联络员”的“四级协作”体系,做到政企直面沟通、诉求直办答复、服务直达现场。一季度,累计协调解决问题诉求5024项,办结率达到98%;分行业、分类型精准推送相关惠企政策9.5万余家/次,清欠民营企业账款7222.38万元,保障用工1.46万人,为帮扶企业融资355.3亿元,支撑项目投资1081.4亿元,减费让利约1.47亿元,

同时,聚焦破解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青海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简便贷款手续、规范借贷行为,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截至一季度,“青信融”平台注册小微企业5.3万余户,省垣53家商业银行、担保、保险、小贷等金融机构100%入驻平台,发布金融产品482项,完成融资业务1.83万笔,民营企业贷款余额653.8亿元,其中,中小微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86.9亿元。

此外,通过实施营商环境三年行动,青海递次推进营商改革1.0、2.0、3.0版,营商环境便利度提升至86.8,经营主体获得感显著增强。累计推出464项“硬核”举措,削减审批事项70.4%,压减办事环节59%,精简申请材料42%,压缩办理时长81%,开办企业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3%,以民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支撑民营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