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据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消息,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多年来,自治区工信厅立足这一战略定位,加快推动能源资源加工转化和产业延伸升级,打造形成了以新型化工、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农畜产品加工为支撑的制造业体系,制造业正在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稳步前进。

新型化工领域。内蒙古是国内重要的大宗化工产品生产供应地,形成了现代煤化工、氯碱化工、煤焦化工、氟化工及下游精细化工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行业产值规模达3000亿元以上。电石、PVC、甲醇、煤制气、氢氟酸产能产量居全国第一,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BDO产能规模位列全国第二。鄂尔多斯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乌海市正在打造全国最大的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基地。

现代装备制造领域。内蒙古抢抓新能源大开发有利时机,加快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培育形成了风、光、氢、储、车等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2023年集群产值规模突破1500亿元。包头、通辽正在打造全国最大的陆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远景、明阳等头部企业集聚落地。全区光伏上游单晶硅、多晶硅产能规模分列全国第一、第二,包头市荣膺“世界绿色硅都”。

新材料领域。内蒙古立足稀土、有色、钢铁、化工等上游产能优势,培育形成稀土新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碳材料等七大新材料产业,2023年全行业产值规模近3500亿元。稀土采选、冶炼分离产能全球第一,功能材料及下游应用产业初具规模,正在打造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乌兰察布建成全国最大的负极材料生产基地。赤峰市聚力打造中国北方“铜都”和锂产业基地。

生物医药领域。内蒙古形成以原料药、生物药、中蒙药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2023年产值规模达420亿元。阿莫西林、金霉素、辅酶Q10等原料药及口蹄疫疫苗产能规模、市场占有率均居全球第一。呼和浩特市建成全球最大的口蹄疫疫苗智能制造基地。通辽市成为“中国蒙医药之都”,蒙医药产品行销“一带一路”沿线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农畜产品加工领域。内蒙古是中国的“粮仓”“奶罐”“肉库”“绒都”,2023年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3000亿元以上。乳制品、羊绒、羊肉生产加工能力居全国第一,已形成奶业、玉米深加工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伊利、蒙牛两大乳企进入世界乳业前十强,分别位居第五、第八。呼和浩特乳制品集群入选国家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下一步,自治区工信厅将坚持以先进制造业带动新型工业化,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特别是围绕能源、材料、制造、信息、健康、空间六大领域的十五个细分赛道,前瞻谋划未来产业,不断强化产业政策供给和要素服务保障,努力为各类企业投资兴业打造良好产业生态和优质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