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广东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万元

据广东省政府网站消息,工业经济稳定强劲增长,支撑全省经济增长。10月23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三季度新闻。随即披露,前三季度,全省工业增加值已突破3万亿元同比增长4.7%,已知较上年增幅加快0.3个百分点,工业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0%以上。

日趋复杂的内部外部环境,广东正向“新”求变,孕育和积蓄发展新动能:前三季度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高速增长;电子信息产业强势回暖,利润同步增长超过30%、利润率达到5.7%,成为全省规范上工业企业利润表现较好的主要支撑。

科技创新强引擎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上工业比重提升至56.4%

日前,优必选发布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其已进入比亚迪汽车工厂进行实训,与L4级无人物流车、无人叉车、工业移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管理系统良好作业。这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首创个人形机器人与无人物流车等协同作业的工业场景解决方案。

AI时代加速而至,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机器人研发、制造成为广东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增量。前三季度,广东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产量增长超15%,占全国四成以上;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民用无人机收益均在25%以上。

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看来,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在整个工业中并没有贡献税收,但涉及领域、产业链劳动力虽然。内生动力,延展了增长空间,对稳住基本盘、激发新动力起到带动作用。

前三季度,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9%、11.6%,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到56.4%、31.5% %。

新兴产业动能足,带动产业精神强。前三季度,随着惠州、阳揭等石化项目爬坡满产,湛江、茂名石化大企业完成产能恢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均保持其数增长。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效率持续提升。今年以来,持续开展增强企业负担、降低成本、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专项整治拖欠中小企业款等政策措施的助力下,广东企业实现相对较优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规模稳定居全国第一。

从1—8月数据看,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利润增长7.9%、利润率达到5.5%,均达到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从利润提升的驱动力看,除了落实好降成本政策,为企业扩大了利润空间之外,企业自身的工业技改不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今年,全省已累计推动约85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改数字转型,纺织、服装、家电、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不断提升。

而从行业拉动因素看,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恢复,也带动全省电子信息业利润同比增长超30%、利润率达到5.7%,是全省利润表现较好的主要支撑。

在政策和服务上持续发力,广东今年以来还落实了进一步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印发推进县域“光伏+建筑”应用专题工作方案、开展“百家企业”和“百家企业”个项目”服务保障等一系列活动,支持企业稳产增产、项目建设达产。

前三季度,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已突破3万亿元,同比增长4.7%,此前较上年增幅加快0.3个百分点,工业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0%以上。

工业投资储备

工业设备更新投资创始最早10年

“光伏产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从上游的硅料、中游的拉晶切片、电池切片加工,到终端的光伏组件生产及销售,我们要加快产业布局。”在佛山,联塑班皓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正加快建设,中国联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黄联喜,期待在该基地培育出更多新能源产业相关的供应链,实现从电池片材料到储能、广告器产品全产业链的覆盖。

从总投资50亿元的佛山联塑班皓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到总投资90亿元的深圳协鑫深汕储能系列项目,再到总投资百亿元的江门美达新材料项目…… …今年以来,广东一系列投资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制造业顺利开工和建设,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数据显示,前9月,省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专项指挥部负责的456个省重点年度计划投资完成94%,超过全省平均进度(84.9%)9.1个百分点,支撑全省工业投资稳定增长。

总体来看,近年来广东工业投资占比固投比重年均提高近4个百分点,支撑作用凸显。其中,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4.5%,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14.2%,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将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工业设备更新和工业技改,是拉动投资增长带动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前三季度,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2.4%,连续21个月保持增速;工业设备更新投资增长19.8% ,比全国(10.2%)高9.6个百分点,创近10年来同期最快。其间带动全省工业投资增长9.1%,原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个。

部分企业通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现了提质升级。“通过数字化改造升级,企业产品不良品率降低37%,单位产值设备降低11%(用电)和15%(用气) ,生产效率提升7.5%。”达能(中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干劲十足。

“通过提高对柔性线路板生产线进行设备升级、工艺优化和改造,实现技术突破,产生专利17个,柔性线路板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10%,产品不良率降低了6%。”珠海紫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迎复苏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

第四季度,智能手机行业的“年度旗舰大战”已拉开帷幕。除华为外,vivo、OPPO、荣耀等头部手机品牌均在9月、10月发布新旗舰手机。新机大战掀起了“双“十一”,电子信息产品在下半年又迎来一波消费高峰期。以音电商平台为例,手机、抖音电脑等3C数码产品类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82%。

今年以来,电子信息产业正迎接短期企稳回暖、行业创新周期到来、党团创新催化的三个拐点。在促进消费、推技改、减负降费等政策推动下,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持续稳定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696.40亿元,同比增长15.5%,原有全省规上工业10.8个百分点,较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3.8个百分点,占全省规上工业25.7%;实现销售产值35768.33亿元,同比增长12.3%,以前全省规上工业9.3个百分点,占全省规上工业26.5%。

其中,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明显明显。成为消费复苏与AI产品升级的受益者,华为、中兴、TCL、立讯精密、荣耀终端、OPPO等龙头企业前三季度经营业绩稳定增长,支撑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强势回暖的主导力量。如荣耀最终产值同比增长12.9%,中兴通讯同比增长5.2%。

究其原因,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电子信息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涉及是因为AI技术赋能引领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产品遥控器AI智能体时代,传统消费电子产品迎来新的增长另外,“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显着拉动了彩电、电脑等产品消费,激发了企业、行业增长新动能。

潜心研发创新,跨越行业周期。如今,华为的巨幅广告牌经常出现在国际大都市的核心地段,大疆在海外社交平台上打造的品牌话题标签下已有100多万多个作品;今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IFA)等重要展会上,粤企间隙组团“刷脸”……越来越多电子信息企业开启品牌出海、转向中高端市场竞争的新篇章。

“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支撑,要靠新质量生产力。”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涂珍兰看来,广东作为工业大国,应该加速汇聚全国全球呢中高端要素资源,推动更高附加值、更高科技含量、更高可靠性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