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徽省发改委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有关要求,太和县创新实施“政府搭台、银企联动、精准施策”服务模式,通过“健全机制、优化服务、深化对接”等举措,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在太和有效落实。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授信企业4616户、金额57.65亿元,实际放贷4413户、金额38.86亿元,融资对接成功率达93%。
高位统筹强机制,构建协同联动新格局。建立以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召集人、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第一召集人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统筹发改、金融监管局、财政等12家单位与10家金融机构成立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企业摸排组、金融服务组、服务保障组、后勤保障组。通过26次协调会议,累计解决67家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形成“专班调度、部门协同、银企联动”工作闭环。
立体宣贯扩声量,打造政策传导新矩阵。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致太和县小微企业的一封信》为载体,构建“线上+线下”全媒体宣传网络。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小微融资服务专窗,配备专业人员提供政策解读和申报指导。联合县融媒体中心、阜阳市电视台制作专题宣传片,先后获得安徽新闻联播、阜阳新闻联播报道,实现政策精准触达。
精准对接提质效,创新金融服务新模式。实施“千企万户大走访”专项行动,县领导带队走访开发区及乡镇工业园,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档案。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金农商E贷”“续贷宝”等23款普惠金融产品,其中太和农商银行针对特色产业开发的“板面贷”,已成功发放200多笔,累计贷款金额达5000万元。
聚焦产业筑根基,培育实体经济新动能。围绕现代医药、绿色新能源、高端纺织、发艺文化等县域主导产业,组织工信、科技及金融机构等深入园区走访摸排、座谈交流,对企业开展“穿透式”融资诊断,并建立“申报-推荐-授信-放款”四级清单管理体系,持续为实体经济注入发展新动能。目前,已走访摸排主导产业3428家,银行授信企业数926家,银行放款企业数847家,累计授信26.47亿元,累计放款18.63亿元。
下一步,太和县将持续深化“政银企”协同机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金融动能。